最近考了个试,工作专业方面的,人机对话,当场出分,我做完题目,考试时间还剩半个小时,看看也没什么要修改的,索性不磨叽了,交卷。
点击“结束考试”,闭上眼睛再睁开,见到屏幕上分数的那一瞬间,我心里安定下来:通过了。再仔细一看,成绩还不算太低,折合百分制的75分,简直是意外之喜,因为我这次相当于裸考,虽然买了复习资料,但是基本没看,时间都花在儿子、上班、简书、游戏上了,居然还能考过,心里就装进了不劳而获的窃喜,还有“我还是这么厉害”的心满意足。
交卷交得早,我出考场时外面还没什么人,夏日十点,清凉的微风吹动树叶,漏下阳光细碎的影子,活泼明媚地跳跃,心情也轻快得要跳起来,就连“在路边站了十分钟都打不到车”这种事也没能让我变郁闷。
我的开心一直持续到跟同事交流分数时。同办公室有位姐姐,跟我一起考试,大大咧咧的我没想那么多,考完就给她发微信交流分数,她很快回复说没我考得多,但也通过了,同时又感慨:“真羡慕你们有基础的年轻人,天天不复习还能考这么好!”
我先是挺高兴,还安慰她:“过了就行,考多了也浪费。”可又一想,自己哪来的资格安慰别人?这位姐姐是年龄大了,基础不好,起点没我高,但是她每天的努力我都看在眼里,碎片时间都利用上,下班后也在读书复习,最终考试的结果就是我们两个都通过,那么我们就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
她的努力让她取得了巨大的进步,而我的懈怠虽然有所谓“基础”支撑,一时没有带来恶果,却滋长了我的骄傲和惰性,这次考试我能通过,下次呢?下下次呢?光靠吃老本,能吃到几时?考试只是考书面理论,实际的应用中,我真的比那位姐姐强吗?
我们这一行,如果不思进取,可以一直得过且过混下去,饿不死也撑不着,可如果想做得更好,时刻保持领先优势,大学时学的那点儿知识储备根本不够用。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我如果还沉浸在“基础好”的表扬声中沾沾自喜,不主动进行知识更新,迟早会被基础更好、更努力的人超过,到那时,“老本”就再也不够吃啦。
立此文存证,提醒自己:以后要积极点儿哟,我要做一块海绵,时刻保持对新鲜知识的渴望和吸收能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