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前自认为是一个爱书的人,看见对胃口的书就控制不住占有欲,经常一买一大堆,柜子里塞不下,就塞箱子里。只可惜自己的“消化系统”太不争气,真正老老实实啃完的书是少之又少。
说来惭愧,这段时间和读书会战友们一起阅读的《原则》、《穷查理宝典》,其实在书柜里已经躺了好几年。记得刚把它们买回来时,我最多只翻到序言部分,就放回书架上了。
幸好去年订阅了电子书会员,我才慢慢摆脱了这种买书积极、看书不积极的坏习惯。电子书是越读越多,实体书是越买越少,那些塞满柜子、箱子的书籍也成了名符其实的“藏书”。平日里要不是打扫卫生,我甚至连书柜门都懒得开一下。
好在自己的阅读效率大大提高了,毕竟电子书携带方便,可以随时随地就读起来。以前欠的不少读书债(那些没有翻完的实体书),有的已经通过阅读电子版慢慢还上,也有的正处于还债的路上。
我目前正在“啃”的《穷查理宝典》,通过阅读最新的电子版,已经“消化”过半,尽管实体书仍然安静地躺在书柜里。
其实和前段时间已经“啃”完的《原则》相比,这本“宝典”给人的阅读体验相当友好,既有趣闻轶事,又有“花边”知识,还有风趣幽默的漫画。
以前的自己也确实过于浮躁,这么好看又好读的书都“啃”不下来,居然只看个开头就放回书柜,而且一搁就好几年。
要是我对待书能够像对待电影一样积极热情(只要感兴趣,新片逢上映必看,一点儿也没耽搁)就好了,既不会错过那么多好书,也不会欠下那么多读书的债。
其实“宝典”在很多地方强调了阅读的重要性。不管是查理•芒格本人还是他的亲友,都是不折不扣的阅读爱好者。
作为一位“视读书思考胜于生命”的老人,芒格在86岁高龄时曾经因为意外事故一度陷入双目失明的困境。但他既没有怨天尤人,也没有消极懈怠,依然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去寻求应对方法——尝试过几种阅读机器,甚至还考虑去学习盲文。
非常幸运的是,他后来奇迹般地恢复了大部分视力,可以继续像原来一样享受阅读的乐趣。“活到老,读到老”的他,不仅靠阅读增长见识和智慧,还靠阅读发家致富。
他坦言“阅读带来许许多多的好处”,并且强调“这辈子遇到的聪明人没有不每天阅读的——没有,一个都没有”。
他的学生李录在这本书的中文版序言中也提到过,“他的成功完全靠投资,而投资的成功又完全靠自我修养和学习,这与我们在当今社会上所看到的权钱交易、潜规则、商业欺诈、造假等毫无关系”。
李录眼中的芒格,就是“一个正直善良的人”,“他用最干净的方法,充分运用自己的智慧,取得了这个商业社会中的巨大成功”。
相信李录对芒格的个人评价,有助于鼓励那些坚持走正道的读书人,通过主动学习,不断锤炼自己的品德修为,在实现自身价值的同时也能为他人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虽然就阅读的深度和广度而言,我离真正读书人的标准还差得很远(买书如山倒,读书如抽丝)。但我倍感欣慰的是,自己一直保持着良好的个人记录——无论处于什么样的环境,都没有放松对自己的严格要求。
对我来说,在学习成长的路上起步慢不是什么大问题,努力去追就是了;但违反规则抢跑绝对是大问题,会偏离正道,走上邪路。
一旦努力的方向出错,努力越多,错得越离谱。正如一个本来就十分龌龊的人,就算看再多的书,也没法触动思想和灵魂,更别提得到什么净化了。
记得芒格曾经说过一句话,“做正确的事情能给个人的品格和事业带来很大的好处”。作为一个知行合一的人,他就是最好的榜样。
希望我们能借他这句吉言,多读书,读好书,在学习成长的路上,既走得远,又走得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