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这是青年说的第一篇文章,作于2015年6月31日。是作者工作一年的感思。
各位好:
其实,今天晚上,本无所谓有,也无所谓无,这就像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和你们相处的这近一年时间里,和你们做过的每一件事,我所秉持的都是这样一个信念:实践出真知。
我毕业于S大学,丽娃河畔、樱桃河边。
春风拂岸柳,夏雨催鸣蝉,秋水映丽虹,冬雾迎霞光。
成熟于这样一个环境,对世界的看法总会带些理想主义。什么是理想主义?有人说得很好,那就是“自由而无用的灵魂”。理解了这些,我就知道我远赴2000公里外上大学是有意义的。
我总会有意无意提及大学带给我的荣光,看起来和你们回忆初中没有什么不同。但当你们写作业、解数学题的时候,你们会想起你的初中吗?它能不能告诉你这道题怎么回答?当你们在上课记笔记时,你们会想起你的初中吗?它能不能指导你这节课要记什么?我要说,当我在备课时,我会想起我的大学,它曾告诉我一节课要有灵魂;当我在阅读时,我会想起我的大学,我曾在那聆听了许多大家的讲座,手上这本书的作者还曾见过;甚至当我在踢球时,我也偶尔想起我的大学,不仅仅是穿同一件球服、同一双鞋子,它让我见识到了不同地方不同人的脚法与玩法。可以毫不保留地说,大学赋予了我认识世界的能力。这也就是为什么,整个社会、你们的家人、你们自己都在关注高考的原因,也是你们来到36中要去努力的一个目标,因为大学能赋予一个人很多。认识到了这一点,你就不会认为大学是天堂,或者在高中混混而过,你是为提升自己而学习,而考大学的。不管你家里有钱没有钱、有权没有权,如果你愿意努力,大学都会给你一个更广阔的视野去认识世界。我想人总是渴望探索未知的,不然直立人永远也走不出非洲。
你们现在是十六岁,来到学校,有人努力在学业上提高成绩,有人天天和小伙伴一起疯一起笑、很开心,有人有自己的特长,也有人总是想着下课去玩,或者只关注于优雅地和异性亲密接触……这一切行为我都可以理解,如何生活,是每个人的自由,没有人可以阻止你。但可以理解的就应该合理存在吗?不是的。你现在所过的生活,你能不能毫不羞涩地、大声地讲出来?如果可以,很幸运,你是一个有强大内心的人,我为你能在8班感到自豪。如果你犹豫了,你是在思考,有了思考就有了起点,你可能就会去想自己存在的意义,就像门卫大叔经常问你的三个哲学终极问题:你是谁?你从哪里来?你要到哪里去?
我十六岁的时候,MP4平板里放了许多小说,其中一本是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朵夫》,讲的是一个青年音乐家昂扬奋斗、人格锤炼并成长的过程。当然这本书我存了7年也没看完,但我还是要讲它,这本书的中文译者傅雷在前言中这样描述一个青年应该如何成长,他说:
青年成长的途程就是一段混沌、暖昧、矛盾、骚乱的历史。顽强的意志,簇新的天才,被更其顽强的和年代久远的传统与民族性拘囚在樊笼里。它得和社会奋斗,和过去的历史奋斗,更得和人类固有的种种劣根性奋斗。一个人唯有在这场艰苦的斗争中得胜,才能打破青年期的难关而踏上成人的大道。儿童期所要征服的是物质世界,青年期所要征服的是精神世界。还有最悲壮的是现在的自我和过去的自我冲突:从前费了多少心血获得的宝物,此刻要费更多的心血去反抗,以求解脱。
所以,十六七岁的你们,现在要斗争对象就是你们自己,不管你是追求成绩、比赛,或是无所求,都需要去向自己挑战,使自己人格逐渐独立。如果你是男生,就算家庭再优越,也终需走出父母的怀抱独当一面,担负起责任;如果你是女生,就算最终要嫁人,这也是凭借自己的力量在社会自立、取得成就后才做出的选择。很幸运的是,我们8班的53名同学,或多或少我都能想象出你们未来几年的样子,踏出高一,渐渐老奸巨猾,低调的渐渐卖萌,卖萌的渐渐风骚,风骚的,我就不说了。你们比我强的地方有很多,我也希望你们能在思想上超越我,到时候,我们便可以平等的姿态谈笑风生。
差不多一年时间,你们也应该算是熟悉我了吧,我并不擅长空谈,历史学科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言而有物,我也没有什么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道理要讲,但我还是讲了这么多虚无飘渺的东西,人就是这么矛盾的存在,这大概也算是我最想传达给你们的信念吧。
无论是此刻回顾这一年,还是多年之后回顾我的教学生涯,与你们共同经历的许多片段,总会让我怀着感激的心情铭记:感谢上天,我曾经遇见了你们,感谢上天,我没有错过这秋冬春夏。那么,我便可以对自己说,我与你们,走出了一条路。
谢谢大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