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厌恶家庭聚会的社交方式,推崇深刻交流,也就是一对一,坦诚相待地交谈方式,因为后者更容易达成理解,促进感情的交融。
一 家庭聚会
我厌恶家庭聚会。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我感受不到家庭聚会的乐趣,二,我认为家庭聚会没能联系感情。
每次过节回老家,我们家都会家庭聚会,我是真讨厌家庭聚会,但作为小辈,没有拒绝的权利。
家庭聚会是父母一辈的主场,觥筹交错间,可能他们能感受到一些乐趣,但是我看见我们小辈的都在玩手机,脸上都透露着苦挨时间的无聊。
家庭聚会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和亲人相聚,联络感情。但是我没听见加深感情的对话。大多是家庭间的比较,这时候小一辈就派上用场了,我们家的孩子年薪多少,那谁家的孩子怎么还没结婚?
搞得我从小就觉得家庭聚会就是汇报工作,自己的学习成果,工作成果,人际关系成果都得拿出来看看。在这个过程中,我也没办法和其他“竞争对手”有什么走心的发展。
其实也不只是小辈厌恶家庭聚会,父母那一辈也觉得累得慌。准备一次聚会很麻烦,去饭店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聚会完一家人都觉得很累,估计其他人也都身心疲惫,但是谁也不能终止这个习惯,好像谁提出不参加,谁就是薄情寡义的家伙似的。
二 深刻对话
我最喜欢的对话方式是一对一深刻交流。这种对话要求较高,但是能够获得罕见的理解。
我在大学遇到了人生的知己,并一直都保持联系。我们每次谈话都是由于某一方遇到困难,需要另外一个人理解和支持。每次谈话完,问题仍旧存在,但是却对自己更有信心,明白自己有能力克服这一切,而且为自己能拥有这样的朋友而感谢上苍。
这样的挚友是可遇不可求的,我也终于明白了廖一梅说的,人这一辈子遇到爱,遇到性,都不稀罕,稀罕的是遇到理解。有人能理解自己所说的,体会自己的感受,这就是莫大的恩赐了,如果他还能为你指点迷津就更难得了。
深刻对话中,我完全享受这样的过程,因为我明白我理解她的思想,能感受她的情绪,她也一样,我可以坦诚相待,每次聊天都能持续1个小时以上,还有点意犹未尽的感觉。
我对我们之间的友谊有信心,完全不会担心她有更好的朋友,或者结婚之后不理我了,我无须去刻意联络加深我们的友情,每次的交谈情感都在加深,并会随着时间不断积累。
大家族仍在发挥作用,聚会中加强精神交流。我们的文化是建立在大家族的基础之上发展的,大家族在一定程度上能为小家庭遮风避雨,其作用不容忽视,但是目前家庭聚会的方式的确低效而死板,需要改进。
现代社会物质条件丰富,但是精神交流却很匮乏,简单的聚餐已经没有吸引力,还需要家族成员之间更加深刻地交流和理解,才能维系家族情感。
我个人还是最喜欢一对一的深度交流,这样的交流可以更好地认识一个人,会发现人们剥下伪装后的真实面孔,还可以达成精神上的理解,情感上的交融。
我在家庭聚会中和一个亲戚聊天,越深入越发现我其实并不了解对方,对方比我想象的有趣得多,而随着这次交流,我也觉得家庭聚没有那么无聊了。发现有趣的人,深度交流,而不浮于表面的应酬,才能让聚会更有趣吧。搞不好知己就藏在身边,一直没发现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