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定重读这封书信,起因在于《史记》。因为有人说,要读懂《史记》,非读《报任安书》不可,要读懂司马迁,也非要读《报任安书》不可。
其实这不是我第一次读《报任安书》,大学时,初见这封书信,竟读得泪如雨下。后来也曾再读,但每每读至“李陵既生降,隤其家声,而仆又茸之蚕室,重为天下观笑。悲夫!悲夫!”竟不忍卒读,这次重温,依然心沉如石,也是几番落泪。不能自已。
《史记》也并非新读。常言“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好书好文章,值得一读再读,熟读深思,收获良多。
这封信很有名。之所以有名,是因为这看似普通的书信,却是司马迁内心情感的充分流露。司马迁的好友任安,曾写信让司马迁向朝廷推荐自己,久久得不到回音之后,便写了一封书信埋怨司马迁,这封《报任安书》便是司马迁的回信。借着这封回信,司马迁不仅解释了自己之所以没有完成好友所托的原因,陈述了受宫刑之后的痛苦与悲愤,更重要的是,表达出了一种超乎个人荣辱的生命价值观。
众所周知,这封信当中有一句很著名的话:“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意思是说,人原本都会死的,有的人的死重于泰山,有的人的死,轻于鸿毛,关键在于每个人用生命体现的价值不同。在信里,司马迁讲到,一个人活在世上,要上不辱没先人,下不辱没自己,人生最痛苦的,莫过于因毁坏肌肤、断肢截体而受辱,而宫刑便是这种侮辱的极点。论理,一个读书人,一个有气节的读书人,不应该接受这种极致的侮辱,而苟活于世。然而,人生还有没有值得人抛弃这种尊严,而选择“苟存于世”的理由?
中国的君子之道,气节二字尤为重要,死节二字乃是中国读书人最闪亮的墓志铭,古来许多仁人志士莫过于此,所谓“廉者不食嗟来之食,志士不饮盗泉之水”。然而,在这封信里,司马迁却提出了全新的有别于其他士大夫的荣辱观和生命观。他说:“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仆虽怯懦,欲苟活,亦颇识去就之分矣,何至自沉溺缧绁之辱哉?”“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意思是说:一个勇敢的人不一定要为名节去死,怯懦的人如果仰慕大义,什么地方不可以勉励自己去死节呢?我虽然怯懦软弱,想苟活在人世,但也稍微懂得区分弃生就死的界限,哪会自甘沉溺于牢狱生活而忍受屈辱呢?古时候富贵但名字磨灭不传的人,无法完整地记录,只有那些卓越洒脱不平常的人才被称颂。在这封信里,司马迁列举了古来留下姓名的“倜傥非常之人”,“西伯(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从而表达了自己隐忍求生发愤著书的决心。
的确,在人的一生中,谁也不能顺风顺水,在遭遇挫折的时候,如何对待,往往取决于一个人所追求的目标。人在面对死亡的时候,谁不怯懦呢?抉择取决于追求。孟子说“鱼与熊掌不能兼得,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然何为鱼,何为熊掌,则取决与个人的价值观和人生追求。有的人一生无忧,虽至百岁,也不过体现了生命的生理价值。有的人受尽坎坷,寿命有限,但却让自己的名字在历史的长河里闪闪发光。
不知怎的,就想起了屠呦呦。她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华人科学家。今年一月,英国BBC举行了“20世纪最具标志性人物”的评选活动。屠呦呦和爱因斯坦,居里夫人以及霍金当选,屠呦呦不仅是华人之光,还是亚洲唯一入选的科学家,更是整个科学领域唯一在世的候选人。对于屠呦呦的入选,BBC给出了三大理由:“在艰难时刻仍然秉持科学理想”,“砥砺前行亦不忘回望过去”,“她的成就跨越东西”。BBC还专门制作了一个短片来介绍屠呦呦发现青蒿素的传奇人生,主持人最后说:"若用拯救多少人的生命来衡量伟大程度,那么毫无疑问,屠呦呦是历史上最伟大的科学家!"然而,这个用世界最高科学奖项证明了自己的科学家,却不是中国最能证明科学家“身份与成就”的任何一院的院士。然而,她的名字却因为她的人生追求刻在了人类历史的里程碑上。
据说,对于司马迁,我们只知其生不知其死,的确,历史上对司马迁的最后归宿没有一字记载,但,这又有什么关系呢?只要中华文化一直传承,司马迁三个字也就会永不磨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