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回家见闻-2

回家见闻-2

作者: i笨笨 | 来源:发表于2019-02-28 18:01 被阅读0次

    手工业失传

    这次回家参加葬礼看到很多丧葬用品,比如花圈和各种扎彩都是从镇上购买的,而且价格还不低。记得以前我们村里有个扎彩的老年人,连五村(包括我们村在内的周围五个村号称连五村)里几乎所有的丧事用品都出自他手。一些废弃的高粱秸秆和竹子在他手里转眼间扎出来的小人、高马、汽车等陪葬品,还惟妙惟肖。有丧事的人家怀着凝重的表情预定走,然后小心翼翼的搬运着,这样的情景在我脑海中印象非常深刻。那个扎彩的老年人叫孙传福,名字很好听,按辈分我得喊他爷爷,腿有点瘸,走路一点一点,那时他是我们村里丧事主持人,很受村里人尊重,连我这样的小孩子在路上遇见他都得一本正经的喊上一声“爷爷”,已经多年见不到他了,不知近况如何。

    丧礼当天中午吃饭的时候我被安排去陪客,酒席安排在村南头的饭店里。饭店的前台摆着一个精巧帆船的模型,我知道那是我们村里有名的手艺人孙树秋的作品。这种传统的小船制作手艺将要失传,出于对渔船和渔民深厚的感情,这个技艺在这位70岁的老人的努力下于2013年成功入选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可惜的是这种技艺比较复杂,现在的年轻人追求挣快钱,吃不下苦,已经快要失传了。幸运的是我们村现在还有这位传承人,应该引导这种技艺的传承,虽然现在木壳船几乎不在排了(我们那里排船就是造船的意思),不再需要大量木匠,但是作为一种手艺的传承更应该继承和发扬,尤其现在第三产业大行其道,很多人想买来作为纪念品,倘若再和旅游机构合作甚至作为地方文化产品或者文创产品加以包装推广,前景不可限量,甚至可以培养更多的人以规模化生产,形成一个村里的一个产业,肯定能养活不少人。可是目前好像没有人意识到,似乎也无法吸引更多的年轻人从事,我想这也是农村干部应该思考的一个课题。但现在我们的村干部心思似乎都不在带领全村共同的频道上,比起这些,他们更在乎多弄几个鱼棚,自己先富起来。

    图片来自网络

    由这条小船我又想起了另一个传统手工业——捻船。捻船,是木壳船上使用的一种工艺,以麻和石灰为原料,使用捻子等工具填充船上的缝隙,使之不漏水,对原材料的加工和使用具有相当的技术要求。我的过继爹就是村里有名的捻匠头,我们村排船包工头的叫柞头,捻船的包工头叫捻头,能以“头”相称的都是技术过硬,处事干练,为人公正,受人尊敬的人,是村里的能人,在计划经济时代这种人也是比较富裕的人。

    我们村靠海吃海,渔业为支柱产业,从村里几乎所有的人都围绕着这一产业活动。排船,捻船,打渔,贩海货,仓储,流通等等,形成了一个产业链,捻船也是这个产业链的一环,又是一门古老的手艺,以前涛雒镇有好几个村因从事捻船的人多而以“捻匠村”著称。他们勤劳朴实,工作认真细致,又爬上钻下不畏辛苦,凭手艺吃饭,盖起了房子,供应出大学生,创造了美好生活。

    随着渔业生产技术的进步,大约二十年前木壳船已经很少甚至不再建造了,都成了钢壳船,捻船这种手艺也面临着失传,当年操持这些手艺的人如今都渐渐老去,技术的进步也使年轻人已没有机会从事这一行业,不仅是手艺的失传,也预示着是一个职业的消失。很多手工业就这样被历史淘汰了,即使想传承也没有了土壤,我想某些方面说也是一种进步。

    图片来自网络,图中捻匠都是日照人,有涛雒人。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回家见闻-2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ylku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