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端
故事开始于西部边陲的一个小城,这里有和故乡不一样的彩色房子,公交车上有两种语言,另一种语言不是英语,这里的人们和我们那里没什么不一样,除了大口吃肉,街面上总有烟雾缭绕的烤肉和兰州拉面,还有卖馕的小店,2014年来到这里,已经两年了,习惯了每天8点半起床的日子,感觉整个人都变懒了一样,仿佛时间并不是24小时,很多事来不及做,睡觉占去了生活的一大半,工作也不能得心应手,这里的朋友少得可怜,全部是同事
九月
九月的第九天,莫名其妙,心慌,烦躁,不安,一个上午又要过去了,从某幅图处理失败开始整个人感到颓唐,办公室的同事都有事出去了,独自一人稍微偷个懒吧,最近的生活纪实:
昨晚10点40时回家的,仍然坚持去跑了两圈,鼻尖冒汗的时候感觉很开心,运动真是一件开心的事,跑过小区里三三两两的人,五六个小学生模样的男孩坐在幼儿园的长椅上聚在一起看着什么,路灯拉长了他们的影子,偶遇了两个牵着狗狗散步的女子,有独自一人,也有情侣,还有打着电话晚归的人,宠溺的看着软萌的小女玩游戏的父亲,……
很多很多,
最近开始坚持跑步了,坚持两天了,生活里很多事情会打乱你的节奏,我们要做的是努力掌握自己的步调,不断前进,感觉可以坐在这里记录一整天的生活琐事也被称为流水账,不会厌烦,不会难受,不想停下了
前几天重新拾起了遗落在窗台上很久的那本书《半生缘》,
昨晚看到沈世钧和许叔惠回南京遇到石翠芝的故事了,直觉叔惠喜欢翠芝了,翠芝……不清楚,
不知几时可以看完这本书,可能是很久不看书了,感觉看一段都很累的感觉,一定要坚持看完然后再买一本,看书的时候已经在想下一本小说的名字了,内心鄙视自己这朝三暮四的不专心。
PS:竟然一时想不起书名,还是依靠搜索蒋勤勤演的张爱玲电视剧搜索出来的,
默默地给自己翻一个白眼
因为痛经,感觉病恹恹的,带着柯南,听着樱桃小丸纸上班,却悲从心中来,可能是对自己一事无成的悲哀,也可能是对提不起精神的自己的一种鄙视,还有森森的罪恶感,心里不满于现状,身体却安于现状,没有进步。
窗外,络绎不绝的车声,文字真是一种奇妙的东西
昨个儿,和远方的朋友约定一起看了闻名已久却因某种内心的不安与恐惧不曾去看的电影—《素媛》,很多时候对于自己不愿意相信的事总想着,是不是一觉醒来就什么都没有发生过,所以睡觉前会给自己做很多心理建设
该发生的还是发生着,没有办法阻止的。
对于自己的事,要好好做,对于远方的事习惯于交给苍天,
“不信抬头看,苍天饶过谁”
很庆幸,安然无恙,成长于斯
细细思量,大一之后自己忘记了成长的步伐,
疯长的只有头发,指甲,和赘肉,
智商欠费中……
那年冬
前段时间混混沌沌中度过,半年来搬了两次家,认识了三个舍友,最近开始自己做晚饭,偶尔做早饭,在外面吃饭会挑剔师傅做的不好,内心还默默吐槽:还没我做的好吃的,完全没哀家做得物美价廉
有时候会觉得我是该自卑的,但是自己可能缺少觉悟吧
冬天来了很久了,城市里经常飘雪,天灰蒙蒙的,仿佛终日不见阳光的样子,会计从业证打从考试下来就一直在角落生灰,但是每年还是会雷打不动的在年末学习会计继续教育的学习。今年差点忘了,是差点。
新年
春节过去,新的一年开始了,没了过春节的借口,整个人本该有朝气的但事实并非如此,每次码字都是因为心神不定,不能专注做事。
2017年过年没有回老家。终日窝在家中浑浑噩噩。感觉像是被困牢笼无法挣脱一般。
可能是看的太久了都以为和书里的人是认识的,竟然会因为镜头里的女子,失去了对话的兴致。
今天可能很多人还在路上,准备来上班、去上班的路上一切都成了记忆中,今年也变成了去年,有一天会慢慢变成那年/2016年,敲下2016的时候我感到恐慌,又一年过去了,本命年的结束让我对年纪有了新的认知,仿佛明白了“一夕忽老”这样的词,本不该是这样的年纪,偏偏变得老气横秋了起来,没有激情安于现状、甘于平淡。
年少的时候喜欢的作家近来转型做导演了,电影春节档上映,希望是一部有惊喜的电影【尽管我并不抱任何期待】。
新的一年开始了要重新给自己列一个书单了。
【这是2017年春节过后上班第二天,同事在旁边录制视屏,有细碎的声音和鼠标点击的声音时不时传来。】
可能是春天要来了,春节这几天太阳公公会时不时出来报到,天空没有那么阴霾,手机上的天气预报说今天是阴天明天要下雪。这里街上的人们依旧很多穿着羽绒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