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们来假设一下,假设世界变化成怪谈那样的世界,人类又会怎样变化?
仔细的想一想,这样的书,魅力当然又增一重。
而我们,称这样的书为“设定”之书。
很多科幻故事,在讲到高科技的时候,想象力爆棚,可是一旦触及未来人类社会的状态,想象力就会显得非常贫乏。
就好比田中芳树的科幻名著《银河英雄传说》,在那么发达的技术条件下,人类的政治体制居然还是“帝国”“共和”那么几种形态,怎么可能?这种科幻小说,剥开技术想象的外壳,呈现的还是一个欧洲中世纪故事的内核。
当然,还有一类科幻小说就精彩多了。它们设定一种未来的情境,不是去遥想星辰大海,而是像玩多米诺骨牌那样,推到第一块,然后把它丢到人类社会内部的链条中,看看究竟会演化出一个怎样的局面。
最具代表的,就是刘慈欣的科幻小说。
就好比《流浪地球》的设定是:太阳即将毁灭,人类只好给地球装上行星发动机,逃离太阳系,去寻找新的家园。那么,在如此巨大的压力下,人类社会会如何演化呢?
首先是“爱情”,当整个人类文明陷入朝不保夕的危险处境时,爱情在社会中的位置居然被如此边缘化了。
然后,再是人类伦理的变化,在《流浪地球》中,危机来临时,人们按照年龄排队向地面撤离,首先是由机器人保育员抱着的婴儿,然后是幼儿园的孩子,再往后是小学生.....
在我们农耕民族的历史上,经常有这样的记载:当灾荒袭来的时候,老人先去赴死,把活命的机会留给年轻的儿孙。但那毕竟是非常时代的伦理悲剧。而当整个人类面对生存危机时,老人先死,竟然被如此制度化的安排了。
不仅如此,还有刘慈欣其它的科幻小说,比如,人类有了一个超级计算机,用它可以查出人类社会的所有真相,从此,任何犯罪,甚至每个人的每个小过失,都能被追查到底,人类社会会变的更美好吗?这是刘慈欣的《镜子》要讲的故事。
又比如,如果当年郑和没有停下,而是继续沿非洲海岸向西航行,历史会怎样改写?这是刘慈欣的《西洋》要讲的故事。
如此种种,都在刘慈欣的科幻小说中体现了出来。
当然,不仅是刘慈欣的科幻小说,有很多书都提到过类似的假设,比如,中国历史上秦灭六国,一统天下,那其他诸侯国能做到吗?
类似的假设,多的数不胜数,当然,我们也可以提出类似的假设,然后看我们是如何回答的。
书籍的世界里,有最丰富的人类文明图景。
有的图景,给出一个设定,要我们求解出结果。
有的图景,呈现一个结果,要我们逆推出设定。
还有的图景,则让我们看到,设定如果错了,会导致多大的悲剧。
我们有幸能再各种书籍的世界里,参观最丰富的人类文明图景。
我们,也可以在参观人类文明图景的时候,进行一下假设。
毕竟,假设,也是非常的有趣,也可以从各种假设中,得出不一样的结论和观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