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天下无不是的父母”,但这只是从父母对子女爱的初衷来说,天下没有父母是不爱子女的。
然而,我们又能够确定我们爱子女的方式是正确的吗?我们对子女的“爱”对于她未来甚至一生的发展是利还是弊呢?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如果我们的爱让孩子不懂得感恩,不懂得起码的做人的道理;如果我们的爱制约了孩子性情的发展,让他们在以后的生活工作中举步维艰——那爱子真如杀子。
小琳是一名高三女孩,出生的时候,母亲因难产死了,父亲老马视其如掌上明珠。那时老马专门请村里的文化人为女儿取名。“琳”为明珠、珍宝之意,他想把女儿像珍宝一样永远呵护着、疼爱的。可他的无条件的爱换来的又是什么呢?
夏日的晨光来得特别早。等不及四五点的鸡鸣,老马就早早起了身,草草洗了把脸,拿起锄头和浇水用的农具急步走向农地。
村子是一个三面环沟的穷地方,天地也是一陇一陇的。农民只能靠原始的农具春耕秋收,靠天吃饭,收入极低。
老马这么多年,又当爹又当娘的,既要照顾小琳,又要赚钱养活家里,供小琳读书。孩子高中以前家里条件还可以,因为学费低,自己辛苦一年下来,勉强够家里用度。但孩子上高中就不行了,因为上的是城里的高中,学费高,生活费也高。无钱难倒英雄汉啊,曾几何时,老马都为这钱发愁。”
小琳又是个倔脾气,从小没娘管着,老马又把她当命根子,事事顺着她。她不愿在农村高中呆着,想上城里高中。可城里高中不止要交五千借读费,每学期还有近三千学费呢。老马二话没说就托人找了门路,给女儿硬是报了名。
每次孩子开学的时候,邻居借点亲戚凑点,加上自个庄稼的收入,这几千块学费是够了,但是生活费呢?老马又是个舍不得女儿受半点苦半点委屈的人,心想着:“我娃命苦啊,打小没了娘,我这当爹的能不疼她。再委屈也不能委屈我娃呀!”
村里人都说:“老马啊!女孩子嘛,认得几个字就可以了,家里穷,就别让琳娃上啥高中了。琳娃性子倔,小心她上学出去了不管你了。”
而老马这时总是憨憨的一笑,黑黝黝的额头上,连皱纹都推成一层层的,像那一陇陇的农田,风吹着,日晒着。在他眼里,只要自己爱女儿就足够了,至于女儿怎么对他,是全然不管的。
小琳所处的城里高中,那些同学家里条件都很好。学习之余,她们总喜欢看谁穿的衣服、买的鞋是品牌的,谁又买了个几千块的手机。小琳呢,能上学,能有衣服穿都不错了,家里哪能满足她其它需求。可小琳不乐意呀,她想着:“别人的父母都能让孩子享受那些,我为什么不能?”
她把自己的委屈哭着告诉老马。老马难啊,他想着自己没能耐啊,让娃受委屈了。他强忍着自个心里的难处和委屈,对娃说:“大对不起你,跟着大让你受苦了。过些日子,大给你也买个手机,买好衣服。”
其实小琳并不知道,老马为给她买个手机和所谓的好衣服,去邻村煤矿下井挖煤了。五十多岁的人了,原本人家嫌弃他年龄大不肯要他。老马又是求人又是送礼,人家才勉强要他。
井下挖煤那都是年轻人干的活,老马哪吃得消。活累加上井下环境不好,污染大。老马病了,又是腰肌劳损又是肺病的,腰痛的时候直都直不起来,每天“咳!咳!咳”的,走几步都喘的不行。
放假了,老马想着娃能帮衬帮衬自己,干点农活,就打电话到学校。没想到小琳却嚷嚷着喊:“我一个学生到地里干啥?!我还想和同学出去旅游呢,你赶紧给我打点钱!”
老马原本想给女儿说“咱别去。”但他强忍了回去,他不想让女儿失望。只满怀关切的说:“琳娃啊,你别急,等大有钱了你再出去旅游行不?”
没想到那边小琳咆哮道:“同样是当爸的,你咋这样么本事!我要你这爸都丢死个人!”
自己含辛茹苦爱了18年的女儿,她的咆哮和辱骂让老马几乎落泪。但是他心里念叨:“自己女儿,怎么说都可以。”他只能又忍着疼痛继续下井,继续忙着农活,没日没夜。
村里人都看不下去了,忿忿的说:“琳娃一点都不知道孝敬,把你累得皮都能扒了!”
皮扒了又能怎么样?哪怕这会要他的命,老马也是愿意的。
爹娘惜儿女好比长江水!然而,如果父母对子女的爱变为一种不考虑任何后果的溺爱,虽曰爱之,其实害之。
父母对子女溺爱,容易引起子女骄奢的性格,不懂感恩,只知享受,而且长此以往,把别人对自己的好认为是一种理所当然,有朝一日,如果不能满足,必生怨恨。所以,父母对子女,要爱而不宠,爱而有度,爱而有方——是为子女长远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