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段一
每逢周六日,我都会有半天的时间和女儿待在一起,我们两个就在家里窝着,我做做家务,她四处溜达溜达。周一到周五她都在爷爷的帮助下学习AI课,手写的练习册做不了。她经常拿出来,说自己是要做作业,(和上学前班的表姐学的)一开始的时候,我会给他用点读笔点题目,后来我就让他自己做。孩子做的慢,但很专注,有时候我说她可以跟我去干别的什么事情,他都不去,说自己还得做作业呢。
一开始,我都会觉得诧异,毕竟,现在,作业对于初中生来说,不得不说是一种痛苦。有的朋友会问我,孩子那么小,你就让她开始做作业,以后做作业的时间长着呢,还不趁着不上学的时候,多玩玩。其实,在小孩子那里,学习就是玩,玩也是学习,她都在建构自己认知系统,这是她认识生命的一部分。她做作业,做的很自在,表情很安静,没有什么痛苦的表情。
我就在想,让我去学个什么东西,我第一反应就是拒绝,学习的事情一拖再拖。我大概是从什么时候变成这样了呢?我也记不得了。就像我们的学生,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就觉得学习是一个痛苦的事情呢?不仅做家长的要思考,做老师的更需要思考。
片段二
馨馨上了一个画画的体验课,因为年龄太小,我总感觉她画的不好,老师是线上一对四的课,每个小朋友的画作,都可以通过屏幕显示出来,馨馨有的时候听不懂老师问的什么,怎么回答,还需要我帮忙,但她画的特别专注,一点都不觉得自己画的不好,也没和别的小朋友比,和老师的示范的作品比。从一个大人的角度去看,画的真的。。。。。。但孩子觉得自己画的不错,仔细看画面也确实有了老师新课教的画花纹的要素。
我们做事情,就是太在乎别人的看法,明明和别人不是在一个轨道上进行的,没有什么可比性,非要比来比去,比成功就觉得自己就如何如何,比不过就给自己添堵,暗自神伤。做事情就专注事情本身,找到事情本身的乐趣,干嘛非要给自己那么多的评价的标准,以至于阻碍自己手脚,变得畏首畏尾。
片段三
馨馨稍微大一点了,每次买衣服,我让她自己选衣服,每次选一件。上次买衣服,一定要买一件变色的闪亮的棉袄。特别坚定,在商场里转悠了几圈,都确定的跟我说就要那一个了。我觉得她遇到喜欢的了,买了。后来孩子姥姥,又给她买了一件粉色的棉袄,她刚开始的时候穿了两天,后来还是要穿之前买的那件衣服。后来,我再问他,还需要什么衣服吗?她回答我,家里还有呢,够了,不需要了。
我自己小时候买东西,总是听从长辈的安排,比如明明一件衣服很好看,但价格贵,我就会试试自己喜欢的那件,买性价比更高的另一件。不光衣服,有时候吃东西也是,明明心有所属,但选择的永远不是自己最中意的那一个,因为价钱也好,因为性价比更高也好。但是总觉得委屈了自己,然后这种情绪总会以其他的形式展现出来。
片段四
之前,孩子还太小,跟着姐姐去上美术课,可是美术课不太适合她,一个是年龄小,很多图画画不出来,一个是老师讲课方式有点限制孩子的表现,她会觉得有些无聊,不能自己创作,总会觉得有些束缚,至少我觉得是这样。
忠于自己的内心,对自己不喜欢的事情说不。这样可以让自己的生命的力量不会分解,让自己对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事情,拼尽全力,这样才能在你擅长的领域,慢慢成为佼佼者。反观我们自己的生活,有多少时候,不好意思说不,带给自己很多麻烦,本应该投入最大的精力的事,却因为其他事情的消耗给瓦解了。
教养孩子,很多时候都很辛苦,但有时候能让你反观自己,好像自己跟着孩子在成长一边,和自己以前的一些遗憾和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