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四篇:培养孩子的内驱力(四十)
(接上篇)
这是内驱力系列文章的最后一篇了,我们来简单讨论一下外部环境对内驱力养成的影响。
内驱力的培养中除了使用各种方法,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外部环境的影响。
人是无法生活在真空中的,孩子更不会。外界环境的影响对孩子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外界环境的影响有两种,一种是孩子所接触的环境,另一种是孩子的外部环境对孩子行为的反馈。本文所说的外部环境的影响指的是后者。
从孩子呱呱坠地开始,一直受着外界环境的关注,也一直关注着外部的环境。主要是外部环境的反馈。很多孩子小的时候总是有一个习惯,就是自己说了什么或做了什么之后,总是会望向家长的脸,因为孩子没有自己的评价基准和体系,总是希望通过外界的评价来了解自己的行为是否得当。久而久之,外界的评价就成为了孩子判断是非的标准,并大概率帮助孩子形成自己的评价体系。所以为什么说原生家庭那么重要,就是因为家长的价值观念对孩子价值观的形成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内驱力的培养上也是一样。在内驱力的培养过程中,外界的评价对孩子的触动非常大。当孩子得到正面反馈时,就是加大孩子的驱动力,如果孩子没有得到反馈或者得到的是负面反馈时,就会削弱孩子的驱动力。所以外界反馈就是一个放大器,虽然不能主导驱动力的形成,却能影响驱动的力度,也是非常重要的。所以作为反馈主体的家长,在孩子内驱力培养的过程中,要起到对积极性正反馈,对危机感负反馈的作用,提高内驱力的培养效果。
虽然培养内驱力有这么多种方法,但并不需要把它们都用在一个孩子身上。只要根据自己孩子的性格和特点,选择合适的方式就可以了。如果没有适合自己孩子的驱动方式,那么可以根据自己孩子的实际情况来设计。
用于培养孩子内驱力的方法可以使用多种,我的建议是正面驱动和负面驱动各选一种搭配使用。其原理就是胡萝卜加大棒的管理思想。如果只有正面驱动可能动力不足,只有负面驱动可能会让孩子的心态出现问题或失去安全感。综合运用两种方式,各取其长,可能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我在培养儿子内驱力的时候就是主要使用正面驱动中的信心驱动,信仰驱动和负面驱动中的失去危机驱动。感觉这几种方法相结合比较适合儿子的个性和特点。到目前为止效果还不错。
到此为止,本系列关于内驱力培养的文章已经接近尾声了。笔者认为,内驱力的培养是孩子素质教育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比学习具体的知识重要得多。如果把具体的知识比作外功,那么内驱力的培养就是在练内功。虽然开始时进展会比较慢,甚至毫无成果,但是只要用对方法并假以时日,当孩子真正拥有内驱力以后,学习具体知识就会变得非常轻松,家长再也不用为孩子的学习而犯愁,真正达到“无为而治”的境界。
以上就是内驱力培养的全部内容了,说了这么多,最关键的还是有效地实施,而且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地总结和创新,这样才有可能找到适合自己孩子的有效方法。
希望每个家长都能够重视和坚持执行培养孩子的内驱力,为孩子的健康茁壮成长开启第一扇门。(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