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朋友段晓娟,高中时是那种学习很努力,成绩却一直在中游徘徊的普通学生。
第一次高考勉强达到二本线,于是走进复读班,经过一年全力以赴的奋战,第二年考入内蒙古师范大学。
大学期间大多数同学都过的风轻云淡、百无聊赖,对成绩没有太高的要求,顺利毕业后当一名中学老师是最好的出路。段晓娟不一样,她希望自己能拥有更广阔的人生,本科四年,没有一天让自己松懈,别人泡网吧,游玩的时候她一般都在自习室。虽然也谈恋爱,但约会地点一般都在食堂和图书馆。
付出的努力终有回应,段晓娟与男朋友双双考上西安某高校的研究生。
硕士毕业后,段晓娟进入内蒙古财经大学当老师,男朋友考入了某研究院。
俩人结婚后,段晓娟依然努力,就连怀孕期间都不曾放松,考了几个资产评估方面的资格证。
孩子三岁之前,虽然和婆婆住在一起,但只要不上班都是她自己带孩子。即便很累,但段晓娟依然走在同年入职的其他同事的前面。做课题,评职称,样样领先。同时坚持每天早晨六点起床练毛笔字,这些年写过的纸连接起来可以绕地球几圈了。
孩子上幼儿园之后,段晓娟开始考北京某高校的博士,需要常住北京。因想念孩子,她希望自己尽快毕业。断绝一切社交,关闭朋友圈,每天除了睡觉就是图书馆实验室。在熬了很多个夜之后,终于完成了十几万字的论文。之后就是漫长的修改论文的过程,期间因压力太大,头发大把大把的掉。
终于,孩子幼儿园毕业的那个夏天,段晓娟的博士也顺利毕业。
为了防止人才流失,原单位会给博士毕业的老师几十万的安家费。
这时段晓娟还有另一个选择,就是不拿安家费,考清华的博士后,后面可以留京并解决北京户口,孩子也可以享受到非常好的教育资源。
然而老公不愿意折腾,如果段晓娟成了北京人,意味着他也得辞工作,考博,然后赴京。
夫妻俩权衡再三,一致放弃奔北京的念想,段晓娟签了协议,领取安家费。
我们以为后面她该享受生活了,大学老师课不多,闲暇时间多,似乎逛街美容下午茶为日常。没想到她又在网上报了中医课,开始研究药理。同时仍在坚持每天早起写毛笔字。
今天我俩一起带孩子去爬山,她说准备周末开一个书法班,把自己积攒多年的经验传授给小朋友,同时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我对她说我第一个给我家孩子报名,竟然有些等不及。她说等她备好课就找教室。我开玩笑说你这么高水平应该不用备课吧?
我们都愿意和段晓娟来往,表面恬静优雅的她,一直都有积极向上的光芒从体内散发出来。
李诞曾说,不努力的你一个月拿着四千块工资混日子,也许并不轻松。
写在最后:向段晓娟这类别人家的妈妈看齐,努力!
我是晓敏 写人间百态,在呼和浩特向您问好。期待您的点赞与关注。也欢迎您向我诉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