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https://img.haomeiwen.com/i19927014/19c6732f74c1b3af.png)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如何?
不知不觉读了十几本,俄国和苏联的名著。读完这些你才知道,原来现实生活欺骗了你。
一、真敢写呀!
有人还在为葛优躺,沾沾自喜时,俄国的“多余人”名著,早就在时间的长河中,铭刻了它深沉的印记。
普希金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中的主人公奥涅金是第一位多余人,有想法,有行动,无后劲,难持续。最终干啥啥不行,结果啥都不剩。人家爱他时,他不爱。他想爱人家时,他已经高攀不起。比我们现在说的“边缘人”更加犀利讽刺,这个敢写也是没谁了吧!但是,这与真正的苏俄文学里的躺平还只是算个摸鱼呢!
躺平的大咖中的大咖驾到时,一个活在自然死亡的边缘人的年轻人,奥勃洛摩夫性格,去读读【俄国】冈察洛夫的《奥勃洛摩夫活在自然死亡的边缘人,奥勃洛摩夫性格丨读【俄国】冈察洛夫的《奥勃洛摩夫》》,你才会真正体会真敢写出来的现实中的现实,荒唐中的荒唐是啥情况?
主人公奥勃洛摩夫,还被认为是俄罗斯文学史上最后一个“多余的人”。这个多余怎么说呢?
社会在变革,一种敏锐的觉察和思考,终究是在的。主人公有思想,有见地,他与进步思想有交集,很热心。可是,可是,新改革要行动挺难,要承担更大责任啊,要被人非言非语啊,太累了吧,出门太冷了吧,做还是不做?躺平就不会有任何风险,不是吗?于是,躺平,躺平,躺平!
爱情来了,要不要躺平 ?两情相悦,要不要主动,后来他觉得连被动都太累了,还要承担责任和义务,情情爱爱挺好,我还要承担一点点压力和责任就不好了。 这个主人公奥勃洛摩夫最后选择了什么呢?
正好有个寡妇就爱照顾人,不照顾人反而是她感受不好的。
“奥勃洛摩夫性格”成为淡漠、萎靡、懒惰、缺乏生活能力和麻木不仁的代名词。俄罗斯文学家屠格涅夫曾说:“纵然到了只剩下一个俄罗斯人,我都会记得奥勃洛摩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