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随着老龄化、少子化加剧,人口减少,这是必然的发展趋势。
一片土地的承载能力,其实是有限的。超过了这个限度,生存环境愈发恶劣,那生物的数量就会逐渐减少。
人口减少,这不是一个短期、快速的过程,而是一个长期、慢速的过程。
对于人口减少,绝大多数人都有一个疑惑:人口减少,内卷有可能消失吗?
相信很多人都会回答,人口减少,内卷就一定会消失。
真的一定吗?不一定。现阶段残酷的内卷,确实跟“人多而资源少”有关,但人多,只是其中一个关键的因素,并不是因素的全部。
有很多问题,并不会因为某个变量的增减,而发生改变。
02
先来谈谈“教育”的问题。
现阶段有一部分家长,都在“抄底生孩子”。他们认为,别人都不生,就我生二胎、三胎,以后我的孩子,绝对可以获得更优质的教育资源。
这种想法,真的符合现实吗?肯定是不符合的。
教育机构是如何运转的?根源就在于“学生数量”。学生的数量越多,所招聘的老师越多,所新建的学校也越多。
反之,学生的数量越少,所招聘的老师越少,所辞退的老师(合同工)越多,不仅不会新建学校,还会合并一部分学校。
假设,一个市里边有1万名学生,由50所学校来接纳。等于是,1所学校招收200名学生。
如果有一天,学生数量减少,只有5000名学生,导致部分学校入不敷出,亏损严重。这个时候,50所学校就会合并成25所学校。依旧是,1所学校招收200名学生。
就跟中考是一样的,采取“五五分流”的模式。10万人来考试,是五五分流;5万人来考试,也是五五分流;1万人来考试,依旧是五五分流。
一切,都不是看数量的,而是看“比例”的。
03
再来谈谈“找工作”的问题。
如今,一谈到找工作,相信很多年轻人、中年人都抱怨,人太多了,岗位不够,你不干,有的是人干,工作时间越来越长,工资越来越低。
难道说,人口减少了,多余的岗位就会空出来吗?妥妥的想太多了。
依旧拿“教师岗位”举例子。
假设,有10万名学生的时候,是招1000名老师。如果有一天,人口减少,只有5万名学生,就只会招500名老师。
岗位数量,会随着人口的减少,而按比例减少。有可能,随着人口减少,职场的竞争会更加严重。
如何理解呢?
一家工厂生产出来的产品,需要有足够的人口,才能够消化。随着少子化、老龄化加剧,消费能力不足,无法消化这些产品,工厂就亏损了。
亏损的工厂,有可能会倒闭,有可能会裁员,不再招聘员工。连岗位都消失,或者不断减少,你认为,打工人的内卷会缓解吗?只会更加严重。
04
最后来谈谈“婚姻”的内卷。
众所周知,现阶段的婚育率特别低,男人抱怨婚恋市场竞争严重,女人也抱怨择偶市场竞争严重。
这个时候,一部分人就会思考,要是人口减少,那结婚的难度不就降低了吗?
纯属是想太多了。结婚的难度如何,跟人口数量无关,只跟生活的质量、物质条件、各种压力,以及男女矛盾有关。
哪怕同阶层的竞争对手减少,穷屌丝也攀不上高富帅,也娶不起白富美。高富帅,只会找回白富美,而不会喜欢灰姑娘。
就跟农村是一样的。如今农村空心化,人口大量流出,难道说农村里边的光棍们,就能随便找媳妇了吗?显然是不可能的。
首先,农村的年轻女性,基本都跑到了城市,跟城里人去内卷;其次,别人以前看不上他们,未来也一样看不上他们。
就跟天才和庸才是一样的。人口再多,天才依旧是天才,鹤立鸡群。而人口再少,庸才依旧是庸才,到哪都不会被人重视。
关键,不是人不人多的问题,而是竞争力的问题。
05
总结
诚然,现阶段的一部分内卷,是人口太多,资源不足造成的。但是,一旦人口减少,各种危机、风险、矛盾,也会接踵而来。
大部分的企业,都是依赖“人口红利”来生存的。如果“人口红利”消失了,那这些企业该如何生存呢?
企业无法生存,所提供的岗位越来越少,哪怕你是清北博士,要是企业都没有岗位,那谁来招聘你呢?
更何况,如今最大的问题,并不是人口减少,而是老龄化严重。老年人太多了,年轻人越来越少,一切都暮气沉沉,所带来的内卷,有可能会更加严重。
可以预见,未来,内卷不会消失,只会更加严重。要做好心理准备。
文/舒山有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