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社会是温暖还是残酷,不取决于社会本身,而取决于父母如何对待自己的孩子,亲子关系的真相创造了世界的真相。我们不用抱怨社会,父母的自我成长就是为了给孩子创造更美好的世界。
潜意识的厉害之处,就在于它能创造现实——你潜意识里相信什么,世界就会呈现出什么样的现实。
人们对好运能否降临到自己头上的预期,几乎就是儿时能否得到父母宠爱的预期。
妈把自己潜意识里的匮乏感和对欲望的羞耻感传递给孩子。将来孩子在面对社会时,由于潜意识的召唤,也会处处体验到匮乏、制约和挣扎,有资源不敢去使用,有好处不敢去争取,这就是苦的轮回。可以跟孩子说:你的需要我听到了,它很重要、很美好,只是我目前的经济能力有限,不能满足你。
对于“假自我”严重的人而言,建立关系常常意味着自身能量的损耗。因为一旦进入关系,他就要围绕着别人的期望转,焦虑别人如何看自己、是否喜欢自己,然后打起精神来表现出让别人喜欢的样子,即“好我”,而压抑让别人讨厌的样子,即“坏我”。值得注意的是,他所认为的别人的期望经常都只是自己的投射,别人不一定真的有此期望;而“好我”和“坏我”也来自于自己童年时期父母的喜好,别人不一定真的有此喜好,所以即使“假自我”再努力,也无法获得真正亲密的关系,反而经常弄巧成拙。这一点在两性关系中表现得更加明显。
和孩子建立你不曾得到过的积极回应关系。这个任务受益最大的首先是自己。爱孩子,就是疗愈自己。
讲拒绝本身不会让孩子受伤,让孩子受伤的是附带的评判。没有评判的拒绝,爱依然可以流动。最不可行是拒绝时附加一堆道理。讲道理的本质是:我是对的,你是错的。这样虽然避免了内疚,爱的流动却被阻断。
因为在他的童年,有这样的信念被植入潜意识:发生冲突会让爱自己的人伤心,会让家庭支离破碎,甚至会有人丧命,会让自己没了爸妈。从而成为孤儿,即使活着但已经死了。而忍让则会使大家都高兴或者说可以保护家庭完整,让自己是个有爸妈的孩子。在这种信念的操控下,一遇到冲突就选择忍让,即使伤心难受也好过支离破碎。
潜意识里的限制性信念像木马程序一样,左右人的行为,人被控制却不自知。我们会用头脑的各种说法来解释自己的行为,使之合理化,使自己以为这是理智选择的结果。比如B会以为,忍让是有教养的明智选择。
幸福的关键不在于陪伴时间多寡,而在于陪伴质量高低。当我们完全不想改变对方时,才可能真正陪伴对方。
客体关系心理学认为,关系就是一切,我们存在的全部意义就是寻找关系。婴儿若没有照料者的陪伴,无法存活;成年人若没有朋友或伴侣,生命黯淡无光;老年人若没有人陪伴,生不如死。
我观察到你经常抢着发言,对此我有一些感受,也关心你的真实感受,你是否愿意和我探讨?
自己童年不快乐的人,要给孩子爱与自由确实不容易。
人类的潜意识就是这样运作的:“我小时候受过的苦,你也要再受一遍。”所以,没有觉知的人看不得享受爱和自由的孩子,那样会触发他们旧有的创伤。
做好父母,需要强大的自我认识、自我成长的意愿,然后像母狮子一样充满力量,捍卫自己的孩子。教育的本质,其实是父母的自我修行。
学心理学的人通常会发现自己有很多心理问题,这时常见的第一反应是问“怎么办”。这么问,其实是一种防御,我们已经从当下的状态中逃跑了。和“有问题”的感觉待在一起,去体验它,这就是觉察。觉察是起点,也是终点。
父母满足了孩子童年的哪些需求,孩子将来在哪些方面就会流动而不执着,有自由去体验更高层次的需求。安全感被充分满足的孩子,在将来的婚恋中不会把“稳定”看作第一要素;物质需要得到及时回应的孩子,人生追求不会只停留在赚钱层面;各方面被充分满足的孩子,将会自然地绽放绚烂的一生!
请不要再教育孩子“粒粒皆辛苦”,而是与他分享工作并获取金钱的乐趣;请不要再唠叨“珍惜,不浪费”,而是告诉孩子“你值得拥有富足美好的生活”;请不要再向孩子倒苦水“养家多么不容易”,而是讲述你为这个家庭奋斗的自豪和满足。为了孩子将来物质和精神的丰盛,请父母收起自己的沉重和匮乏感,将希望传递给下一代。
一个人能拥有多少财富,取决于他的潜意识认为自己配得上多少财富。人生的意义是体验广袤、丰盛、自由的生命体验,当你追随自己的心,去创造自己真正想要的体验时,金钱作为工具,作为资源,就会追随你而来。
当你创造出能让自己的心沸腾的体验时,金钱一定会追随你,客户一定会追随你。
宇宙是丰盛的,有很多资源,这些资源汇聚到哪里、为谁服务,取决于谁更能听从自己的心,更能执着地创造出自己这几十年来真正想在这个世界上创造的体验。
如果一件事瞬间让你的内心敞开,你就是想去体验它,那么宇宙的资源会追随你而来。
马云最初做支付宝时,没有想过必须和银联签单才能做支付宝,“我得先有多么完善的自动对账系统才能做支付宝”,他只是看到市场有需要,自己喜欢做,就去做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