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师曾

作者: 离离风翼 | 来源:发表于2024-06-09 06:15 被阅读0次

陈师曾是我国著名的艺术教育家,画家。

陈师曾原名衡恪,字师曾,号朽道人、槐堂,江西南昌义宁人。

他出生于名门世家,祖父陈宝箴是晚清名臣,维新变法的代表人物。

父亲陈三立是当时著名的诗人。

陈师曾还有一个家喻户晓的弟弟:陈寅恪。

陈师曾天资聪慧,又受到了良好的教育,能诗善画,陈宝箴对他寄予了厚望。

1898年,陈师曾进入南京江南陆师学堂附设矿务铁路学堂。

在矿路学堂,他和同在这所学校读书的鲁迅相识并成为了好友。

1902年,陈师曾去日本留学,当时同在东京巢鸭弘文学院学习的,还有鲁迅和弟弟陈寅恪。

在这期间,他学习了油画和水彩画,认识了正在东京美术学校学习西画的李叔同。

1909年回国后,任江西教育司长。

1910年,陈师曾到江苏南通师范学校任教。

那时刚经历了新文化运动,四王的正统派被摒弃,大写意风格的吴昌硕如日中天。

陈师曾便多次到上海,拜吴昌硕为师,学习绘画。

1913年,他来到北京。

当时北京正处在新旧变革时期。在美术界也掀起了学习素描和油画的热潮,国画被许多人认为是腐朽的,没落的。

陈师曾积极参加了“宣南画社”并很快成为领袖人物。

画社坚持中国画,尤其文人画是有极高的价值的,不可废弃,并为中国画的振兴积极努力。

陈师曾发表了不少文章来表明自己的观点,号召人们不要完全放弃中国画。

他主张要以中国画为主体,适当融入西画技巧,中西结合,作为中国画改革的路径。

另一方面,他还将自己的艺术主张用于绘画实践当中。

陈师曾应邀创作了《北京风俗图》。其中,《墙有耳》最为人所熟知。

墙有耳

之后,他又先后在几所美术院校任职。

1917年,陈师曾偶然在琉璃厂看到了齐白石的印刻,便主动到齐白石的住处拜访。

当时的齐白石蜗居北京,画作少有人问津,只能靠着篆刻养家糊口。

陈师曾慧眼识人,两人一见如故。

在陈师曾的建议下,齐白石潜心研究,最终在吴昌硕的绘画风格中得到启发,从工笔画转而变为大写意,并独创了“红花墨叶”一派。

后来,陈师曾去日本开画展,将齐白石的大写意作品一同带去,轰动了日本艺术界。

可以说,齐白石在北京能够为人所认可,与陈师曾不遗余力的帮助是分不开的。

1920年,由于得到了当时的民国大总统徐世昌的支持,陈师曾、金城等人成立了“中国画学研究会”,为中画画的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1923年夏天,陈师曾因为继母病重,匆匆回到南京。结果不幸染病,9月便去世了,年仅48岁。

相关文章

  • 大师陈师曾

    一代宗师吴昌硕的弟子,国学大师陈寅格的兄长,鲁迅的同窗,齐白石的伯乐,弘一法师李叔同的莫逆之交,民国画坛最富...

  • 简评陈师曾《中国绘画史》

    趁着放假,仔细阅读了陈师曾的《中国绘画史》,总体来说这是一部不错的入门级别的绘画理论著作。此书最难得的优点是介绍每...

  • 小画叙民国

    陈师曾又名衡恪,陈寅恪之兄。 陈师曾是吴昌硕之后革新文人画的重要代表。 民国二年,他在张謇邀请下赴湖南省立第一师范...

  • 陈师曾:文人画之价值

    何谓文人画?即画中带有文人之性质,含有文人之趣味,不在画中考究艺术上之工夫,必须于画看出许多文人之感想,...

  • 看平面设计大师,都具备哪些素质

    陈幼坚 陈幼坚(AlanChan)是香港最著名的设计师之一,获奖无数,他的设计公司曾被美国GRAPHIS杂志评为全...

  • 读曾师曾

    再读《曾国藩传》,耳听眼观,或能坚持。 细考曾公成功秘诀: 1、尚拙:以笨成事,以拙胜巧。 2、立志:不为圣贤,便...

  • 比辞退员工更狠的,是伤他的心

    10月份有一则“38岁华人工程师Facebook总部跳楼”的新闻,引发了无数职场人的唏嘘。 这位工程师名叫陈勤,曾...

  • 痛悼曾师

    惊闻曾师驾鹤游, 泪目黯向函谷嗷。 当年李聃留书简, 尔亦于此传易奥。 三坟九丘信手拈, 国学经典娓娓道。 述尽中...

  • 陈师曾画里秋风,冷艳却文雅温润

    《秋花图》178cm×90cm 自题:“深浅花枝傲晚霜,独携尊酒赏群芳。炉锤别铸玺三品,织铄何人七日襄。壬戌(19...

  • 2019-11-28

    美丽“冻”人,留下的隐患 原创:陈艺心陈艺心营养师今天 陈艺心营养师是有干货分享的公众号 陈艺心营养师2019-1...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陈师曾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ywwf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