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中国传统文化绘画艺术之家
陈师曾画里秋风,冷艳却文雅温润

陈师曾画里秋风,冷艳却文雅温润

作者: 正广文化 | 来源:发表于2019-08-08 16:50 被阅读4次

《秋花图》178cm×90cm

自题:“深浅花枝傲晚霜,独携尊酒赏群芳。炉锤别铸玺三品,织铄何人七日襄。壬戌(1922年)阳月陈衡恪。”钤“陈衡恪”、“陈师曾”印。

图中画秋葵、雁来红、菊花等秋季花卉,构图随意,笔势挥洒自如。陈师曾的大写意花卉看似横涂纵抹,不究章法,实际上他所画花卉形态结构严谨,全然符合植物的自然生长状态,这与他留学日本学习博物学不无关系。

《秋园冷艳》138.5cm×34.5cm

图中绘秋葵、雁来红等秋季花卉。左上方自题:“秋园冷艳。义宁陈衡恪。”钤“师曾”印。

本图较为注重色彩的搭配运用,鲜黄色的秋葵花配以花青色的枝叶,成为画面的中心。下方穿插雁来红,设色浅淡,整体色彩淡雅和谐。

陈师曾的花鸟画虽然受吴昌硕影响较大,但他同时博习诸家,尤为注重写生,此图即明显带有对景写生的痕迹,给人以清新自然之感。

《秋花奇石》130×64.5cm

《秋花奇石》为写意花鸟画,画幅中主要的视觉焦点是“奇石”。

本幅自题:

吾臂岂有鬼,林子慎勿惊。砉然笔落纸,若刀解牛声。石本无定形,初非刻意成。不用严矩矱,何须宽作程。急风扫窗牗,幻此山峥嵘。壮花肥且美,一一傍石生。揖让为主宾,微物解人情。造适不及笑,尺地胜专城。我石不辞坚,我花不辟荣。持去挂粉壁,聊为洗朝酲。

丙辰孟夏于余越园斋中为林君宰平作此画。

时林君为予牵纸。骤而落笔,林君大惊愕。既成乃知为石也。当时座客旁观,颇以为快。补缀杂卉两种,复题一诗博笑。朽道人恪记于槐堂。

陈师曾此幅作品采取大写意手法,画面酣畅淋漓,用色大胆。从画面上明显看出取法吴昌硕,但又与其拉开了一定的距离。如果说吴昌硕的画风为笔力雄浑、设色浓丽的话,那么陈师曾的绘画里面无疑注入了更多的温润与文雅。

相关文章

  • 陈师曾画里秋风,冷艳却文雅温润

    《秋花图》178cm×90cm 自题:“深浅花枝傲晚霜,独携尊酒赏群芳。炉锤别铸玺三品,织铄何人七日襄。壬戌(19...

  • 陈师曾:文人画之价值

    何谓文人画?即画中带有文人之性质,含有文人之趣味,不在画中考究艺术上之工夫,必须于画看出许多文人之感想,...

  • 小画叙民国

    陈师曾又名衡恪,陈寅恪之兄。 陈师曾是吴昌硕之后革新文人画的重要代表。 民国二年,他在张謇邀请下赴湖南省立第一师范...

  • 森本草介画的油画,体态丰盈动人,却多了几分冷艳之美!

    森本草介画的油画,体态丰盈动人,却多了几分冷艳之美! 爱美之心皆有之,研究美学的王国维曾说,哲学和艺术是“天下最神...

  • 大师陈师曾

    一代宗师吴昌硕的弟子,国学大师陈寅格的兄长,鲁迅的同窗,齐白石的伯乐,弘一法师李叔同的莫逆之交,民国画坛最富...

  • 情劝

    曾闻 “人生若只如初见 何事秋风悲画扇” 我说 ...

  • 文雅居诗画

    惊蛰春游 文/王德敏 州府春风至,清光带雨来。 丝柳绿堤岸,点燕巧添裁。 枯树润香阁,烟云上赋台。 河池鱼未冻,惊...

  • 石榴季节的那些回忆

    “万里乘槎来,锦衣惊画炫。相逢秋风中,忽发一笑粲。”---宋-陈深 特别喜欢宋代陈深的这首关于石榴的诗作。 关于秋...

  • 2、软件架构师修炼总结

    一、软件架构师需要的技能 二 、软件架构师技能关键点 1、变得文雅、专业的途径 通过下列步骤实现文雅的举止: ❑ ...

  • 纳兰性德三百年前就懂我!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你曾像一道光照亮了我成了我的依赖也成了我的习惯曾...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陈师曾画里秋风,冷艳却文雅温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dixj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