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元宵节快乐 | 如何用元宵记住心理学各流派大咖?

元宵节快乐 | 如何用元宵记住心理学各流派大咖?

作者: 98e9895cf8f6 | 来源:发表于2023-02-04 21:41 被阅读0次

元宵节起源

农历正月十五是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又称上元节、元夜、灯节。我国古代的历法和月相有密切的关系,每月十五日必逢满月,叫做“望”。满月象征着团圆美满,在正月十五人们迎来了一年之中第一个月满之夜,这一天理所当然地被看作是吉日。

图片

元宵佳节,应是标准的古代情人节,人们会提着灯笼来到街上,赏灯赏月,年轻的男女当然也是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啦。

而我们做心理的人今天也应该有个特殊的元宵节,让我们来向各位心理学大咖学习,看看面对同一个元宵,不同的心理学家有着什么不同的反应。

冯特:我就想研究一下,元宵都由哪些元素组成的。(构造主义)

华生:我就想知道元宵的制作过程是怎样的。(行为主义)

弗洛伊德:我想知道元宵里面是什么馅的。(潜意识理论)

巴浦洛夫:一见到元宵,我就不由自主地流口水。(经典条件反射)

斯金纳:谁想吃这个元宵,必须先帮我完成一件事。(操作性条件反射)

詹姆斯:元宵的最大功能是能够让人解馋。(机能主义)

罗杰斯:在吃这个元宵之前,我必须考虑到各位的感受,所以,我决定将它分开,一人一半。(人本主义)

马斯洛:吃了这个元宵就可以满足我品尝美味的需求。(需要层次理论)

皮亚杰:我得研究研究,那些原料是通过什么方式结合在一起的。(结构主义)

米德:这些元宵我们不能简简单单地将它视为一种食物,它在互动的过程中已经被人们赋予了新的内涵。(符号互动论)

格根:无论它包含多少种意义,这些意义都是由社会建构的。(社会建构论)

格尔茨:只有在中国才能吃到元宵这种食品,它代表了中国的一种文化。(文化心理学)

塞利格曼:透过元宵这种特殊的食品,我们可以看得出中国人美好的、积极的情感。(积极心理学)

萨宾:来来来,我们一边吃元宵,一边说说自己跟元宵有关的故事。(叙事心理学)

安东尼·罗宾:吃了这个元宵,你就拥有无穷的力量!(潜能开发)

库恩:面对同一个元宵,你们之所以表达出不同的话语,完全是由你们各自的范式决定的。(范式论观点)

欧文亚龙:保持,与元宵同在。

阿贞祝大家元宵节快乐

我是阿贞,专注情感、婚姻、家庭学习,践行,分享,愿能够帮到更多有缘的朋友走上更爱自己,更幸福的人生路。

欢迎关注我,跟我分享你更多的故事,幸福你我他,一起开启有爱,幸福的2023年。

福利(二择一):

福利一:《一对一咨询60分钟》

福利二:《建立健康、幸福婚恋关系的宝典》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元宵节快乐 | 如何用元宵记住心理学各流派大咖?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yxah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