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刚跨过2018年,预想中一如往年的清闲没有如期到来,在这样一个行业寒冬,接踵而至的是复盘,计划,组织变革,内训,虽然并无不适,但是一时间仍然无法找到一个词去形容当时的感受,简单类比为:高考后以为可以放松,但是大一高数来了。
恰逢集团年会,听到周董分享了一个词——冲刺式马拉松,恍然大悟。
人生何其不是一场马拉松呢?每一次以为冲过一个小坡就能到达终点,但是冲刺过后才发现,这才一半,还得接着跑 。
冲刺式马拉松的跑法是什么呢?
我的简单总结是:1.你要接受这个持续跑的过程;2.你需要越跑越快。
1.回望过去的几年,很难数清楚到底说了多少次:等我忙完这阵子就去。。。而最终能够兑现者寥寥。
在刚刚接触工作的时候,由于是技术类岗位,在前线以外,无法感知到炮火的持续性。2018年正式转为一线市场工作,目标成为了每月奋斗的动力与追求。每次经过2359的冲刺,第二天看着自己前一个月的目标封存清零,便会有强烈的疲惫感,仿佛这就是一次重启,毫无停歇的又要开始新一月的追寻,有几个月甚至需要好几天来调整状态。现在回看,这个过程仿佛就是哀者自哀,不能追赶目标就会被目标追赶,只要从心底里接受这个不断冲刺的过程,就可以避免状态的波谷。
持续跑的过程是个节奏的问题,你需要不断保持节奏,不因为目标高低而起伏,如果节奏变慢了,从放松状态想要再次拉快将极度耗费势能。
2.越跑越快其实是个不断学习精进的过程。
前日里看到一句话:
还在学校磨大刀的大学生,一出校门就能发现已是“核弹时代”。
很多人觉得大学毕业了,此生学习的旅途终于结束了,其实恰恰相反,学习才刚刚开始。
大学毕业后,得益于参加了不少社交活动,时常可以看到一些公认“很厉害”的人,他们都有一个简单的特质:你每次见到他都是不一样的人。我见过最夸张的一位是曾经连续参加两次讲座,遇到同一个“很厉害”的小伙伴,第一天大家一起学习,第二天交谈的时候,第一天的内容已经和他的思想,业务,工作水乳交融,收发自如,甚至在老师内容上还有深化理解。
转化力 在这个时代已经是牛人的标配,也是我们学习第一个追求的东西,这个概念也被称为“借假修真”,借案例的假,他人分享的假,修我们内心的真。也正是转化力,区别开了打发闲暇为了看而看与真正学习的人群,如何借假修真呢?找到一个案例,放在桌上解剖,看到他的骨架肌肉,看到他的结构与边界,然后将自己的东西再填充回去,支撑融合,这便是借假修真的“神奇转化力”。
持续力 是指一个人能否一直做下去,真正的学习是极其痛苦的过程,对于学习的观点,很多人都会有相似的观点:越痛苦越成长,没有人能轻轻松松长大。在面对这样的精进方式时,能否执着地去触碰自己的弱点来增强它呢?如果无法踏出舒适区,甚至于说无法持续不断地往舒适区外走,就会迷失于“看上去很努力”的假性成长。
人生就是一场冲刺式马拉松,在场的只有选手与观众,想当主角,你就需要不断加速一直跑。
CSW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