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个题目好像有点旧,不过今天确实对此感受很深————————————这是一条认真思考的分界线——————————
我们每个人从小时候开始就一直被教育:读书要勤奋。高三的班主任更是不厌其烦地唠叨那个谁谁谁都是走路在读书,吃饭在读书,上厕所在读书,才考上了哪哪哪儿
那么抓紧每一分钟每一毫秒来读书真的那么有成效吗?
人类的注意力是有限的,所以我们上课的时间才设置为40或45分钟,但是就算是专注力超强的人的注意力也只能保持10—20分钟,时间过长,对人的脑力和体力都是极大的考验。
其实,那些每时每秒都在看书的人分两种,一种是抱着一本书一动不动地坐一上午,这类人往往是大家眼中最刻苦的人,却不是最优秀的人,因为他们的支出远远大于收入。他们只是身体上的勤奋,而头脑的懒惰是很难克服的。还有一类人,他们整天泡在图书馆里,每次都抱回去一摞一摞的书,他们就像吸血鬼一样吸收知识,好像总不知疲倦。这一类人往往很优秀。
鲁迅先生就认为“看书就是一种休息”,学会用头脑看书看书,而不仅仅是用眼睛看书,
才能享受看书,吸收知识的速度也非一般人能比的,人们总是对自己感兴趣的东西过目不忘,如果从一开始就带着排斥的情绪,那就要比正常水平多努力一倍才能掌握这些知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