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是可以教出来的》这本书,是在开学初学校培训时,呼宝珍老师介绍的,在培训结束前,网上购买,8月20日本书一到手,我就立马浏览。本书排版稀疏,页码不足200页,比较容易看完,但是一直等到昨天(9月21日)才完结。
之所以搁置,部分原因是对本书有些失望。看了前几页的内容,感觉到作者罗恩·克拉克先生提出的教育细节都是老生常谈,并无什么新颖独到之处。比如前两个细节:“说话先讲礼貌”、“眼神沟通很重要”。这不是家长和老师经常教育孩子的吗?但出于“读完这本书才能读另一本书”的读书原则,我必须硬着头皮看下去。
一、教师超强的“执行力”,是教育学生“优秀”的前提。
越读就越佩服作者,尽管大都是些老生常谈的教育小细节,但是罗恩·克拉克先生落实的很到位。真正体现了本书标题中的“教”字,不只是提目标,重在如何达到目标。为了达到目标,克拉克先生做了很多,比如为了奖励学生完成作业,他宁愿给学生做各种美食,甚至唱歌跳舞,带学生外出旅游等。
二、教师的格局,是教育学生优秀的核心。
克拉克先生比较喜欢旅行,他认为在人的短暂的生命里,应该做一些自己喜欢的有意义的事情。他也经常带孩子们出去旅行,在旅行的途中,让孩子们习得“优秀”。比如:在公众场所如何做到不能大声喧哗,登机时如何排队快速就坐等,他甚至提前操练。当为了完成某项活动,又缺少资金时候,他又会带着学生拉赞助。他的活动和教育理念甚至感动了克林顿总统,并且收到了克林顿夫妇的三次接见。他认为他的付出与孩子的成长相比不算什么,他想让世界变得更美好,尽献自己的绵薄之力。的确,他在培养学生的同时,也成就了自己。
三、教师抓住教育的细节和契机,才能成就学生的优秀。
克拉克先生总是能随时随地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并及时给予教育。比如:学生“打喷嚏时捂住嘴”,坐姿要端正,对于别人的帮助及时感谢,怎样正确读书,怎样回答问题,怎样高效作业,怎样做事有条理,怎样问问题等等。在课堂上,在生活中,在旅行途中等场合,教育无处不在。
四、教师宽严相济、温柔而坚定,是孩子优秀的保障。
他对学生倾注了无限的关爱,为学生营造了一个相互尊重、相互信任、
相互支持的氛围唤起他们的学习激情,让他们享受学习的快乐和成功。但他又是毫不留情地要求他们遵守他定下的“规矩”,说一不二,没有缓和余地,哪怕校长和家长不理解,他也要顶着压力执行下去。
另外,其中的有些内容是对普遍人性的深刻洞察和对人类基本价值观的坚定弘扬,不仅适用于教师和家长,也适用于所有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