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车上,读到了这首先秦的《行露》。我必须承认,一开始,我读的懵懵懂懂。通假字,多音字,赋比兴等等,一头雾水。
看看注解,———我知道,过早的看评析会影响自己对作品的理解——把基础的通假字看明白,把生僻的字词查清楚,知道了这首诗歌的大体意思。
再读这首诗,脑海中就浮现出一个倔强的女子:面貌是朦胧的,但神情是坚毅的;衣着是模糊的,行为却是果断的;天气是混沌的,但地点是清晰的——监狱或者公堂。
想来这是个普通人家的女孩子,要不然也不会被逼婚。面对强行逼婚的已婚男子,她想逃离这个黑暗的地方,“谁不夙夜”。有谁不想趁着黑夜逃离啊!但是本来就“厌浥行露”啊。遥想那个年代,所谓的“路”,应该不过是“人走多了,便成了路”的那种路吧。道狭且长,高山峻岭,野兽出没,即便是男子也鲜有勇气走出自己熟悉的地方吧。这女子很想逃出去,可是,她终究还是害怕了,“谓行多露”,白天都是湿滑的道路,到了晚上,露水更重,道路更加难走吧。
既然不能逃出去,那么就要勇敢面对眼前的强行逼婚。“谁谓雀无角,谁谓鼠无牙”发出了对男子的质疑:谁说的说麻雀没有嘴巴,谁说的老鼠没有牙齿,那么麻雀为什么会啄穿我的房屋,老鼠为什么能打通我的屋墙。你这个逼婚的浪荡子啊,你说你没有娶亲,没有家室,就像说“雀无角”“鼠无牙”一样荒唐。面对信口雌黄的男子,她发出了铮铮有力的回答:“虽速我狱,室家不足 ”“虽速我讼,亦不女从”。即使让我进监狱,即使让我吃官司,我也绝不肯嫁给你!
这首诗歌中,男子的形象是通过女子对他的控诉而树立的。首先,他应该是个家境要强于这个女孩的或者是街头恶霸,要不然也不可能会有势力会强行逼婚,他既然能够逼迫这个女子,他必然也会逼迫其他的女子。第二,他应该是个满嘴谎言的男子,女子两次揭露其隐藏已婚的事实“谁谓女无家”!第三,他应该和当地的官府关系密切。要不然,也不可能逼婚不成,把女子弄进监狱吃官司了。虽然全篇没有对男子的叙述,但是通过这女子的寥寥数语,就已经勾画出一个不负责任,满嘴谎言,下流狠毒的男子形象来了。
再读这首诗,女人的形象越来越明晰了。在先秦时期,这个女子所代表的形象,就是不畏强权男权的千万个女子的形象。她们像植物一样自由生长,追求爱情,追求自由,为此不惜付出一切代价。
喧嚣的公交车上,只有女子的不屈的形象在眼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