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艺术对于艺术生来说是理论课中美史必学课题!大学时中美史老师每次邀我们去敦煌写生,我们的反响都不强烈,导致大学四年从没去过敦煌写生!
这一次的讲座也是应学妹之邀一起来听,考虑到很多艺术生都感兴趣这个话题,但没有机会来现场听,就想着以文字加配图的方式和大家分享出来!
首先要介绍一下常沙娜先生,她是1931年出生在法国里昂,1937年随着抗日战争的打响回国,1943年来到敦煌莫高窟和艺术学校的学生一起临摹壁画。1948年到美国波士顿学习艺术,1950年回国,1951年结识林徽因,梁思成,被林徽因推荐破格进入中央工艺做助教,后来就一直从教,1982年成为中央工艺美院院长!成为中国唯一一个没有学历的院长。
演讲主要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成长经历
"人文清华"讲坛-常沙娜专场《永远的敦煌》1931年出生在法国里昂,父亲是留法艺术生常书鸿,她的名字也是以城市里最重要的两条河流之一的“Le Saône”命名,音译过来就是沙娜!
"人文清华"讲坛-常沙娜专场《永远的敦煌》从小就看着家里的客厅里云集了各路留法艺术家,耳濡目染的受到艺术的启蒙!
这是西魏285窟1943年来到莫高窟,他们全家用牛车走了3个多小时共26公里的路,来到莫高窟。吃的第一顿饭是一人一碗白面条,一大碗醋,一大碗盐!她当时还问爸爸,没有菜吗?爸爸说,今天没有菜了,明天给你们宰羊!实际上,就是没有菜,没有树,也没有多少羊!后来都是自己种树防风沙,自己种菜吃,自己养羊!
当时来,他母亲就不同意,她父亲说,你是学雕塑的,在这看看中国的雕塑,学习学习多好啊!她母亲受不了艰苦的环境,两年后就离开了!
她舍不得父亲和弟弟,就留了下来!每天不论生活有多苦,都会给自己找乐趣,她的乐趣就是临摹莫高窟的壁画,这幅图是西魏285窟,讲强盗怎样立地成佛的故事。
"人文清华"讲坛-常沙娜专场《永远的敦煌》这是她临摹的唐代壁画,右边是供养人, 左边是六臂观音,中间是舞蹈,可见唐代的经济基础,供养人的穿着很华丽!
第二部分:代表作创作分析
人民大会堂宴会厅这是她1951时被破格录用进中央工艺,成为林徽因的助教,她带领的小组做的人民大会堂宴会厅的设计!
她永远忘不了那个叫张波的工程师,张波提议说,你的设计很好看,但是要有功能性,要与通风口相结合!这使她意识到设计不是一个人完成的,要联合共赢!要与功能性,时代,传统,大自然,材料相结合。
这也是她最自豪的设计,演讲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好几次翻到下一篇,她都说你返回来,我还没有讲完!哈哈!特别调皮!
"人文清华"讲坛-常沙娜专场《永远的敦煌》 "人文清华"讲坛-常沙娜专场《永远的敦煌》 "人文清华"讲坛-常沙娜专场《永远的敦煌》这些是设计的细部,也是从莫高窟提取的纹样。
"人文清华"讲坛-常沙娜专场《永远的敦煌》北京南教堂是天主教堂,当时她就问教堂的神父,设计天主教堂的花窗你想用哪些元素呢?神父想了想说用葡萄,麦穗做组合,做设计。葡萄代表红酒,麦穗代表面包,粮食。于是她就用了玻璃镶嵌工艺做了这个花窗,当时反响很好,至今还在!
香港尼姑庵,志莲净苑设计图案来自盛唐328窟,由于香港潮湿,不能用彩色,要用木雕,而敦煌的配色又很考究,所以前前后后一共用了五年才完成!
配色分析主要基色选用石青,石绿,土红,土黄。
配色原理根据同一色相,三种明度的配色原理进行配色。常先生称其为深、中、浅。
人物身上的花纹设计后来在创作期间得了乳腺癌,在放疗化疗期间听着喜多郎,画服装图案,感觉对病情的康复也有很大的帮助!常先生说,人物身份不一样,表现形式也不一样!这是设计中需要考虑到的,很重要的问题。
第三部分:对设计的总结
写生花卉常先生说:"大自然的花卉非常重要,一个是童子功,一个就是大自然的花卉。搞图案一定要花卉写生,根据图案的需要去改编,传统和大自然很重要。"
“设计绝对不能放松,大小,比例,尺度,色调,功能。如果不好好研究我们的设计,我们就要失落了。"这是老一代艺术家的呼吁!
"我一辈子酸甜苦辣咸尝到了,文化大革命也挨批斗了,说生在法国,长在美国,也没说我在敦煌的事!但我永远面对现实,永远乐观!"这是老一代艺术家对生活的态度!
"每个人的一生就是这样,多种多样,歪歪曲曲,什么都有,父亲说,生命不息,前进不止,能做什么就做什么!"这是老一代艺术家给年轻人的建议!
尾声部分:问答时间
1.关于现在我们对敦煌的文物保护和学习,我们做的怎么样?有什么需要改进的?
答:"别忘了民族特色! 要扎实,学而问,问而学。"
2.如何在设计中,融入敦煌文化,结合自然,设计好?
答:"要好好学习历史,要专题研究,比如乐器,舞蹈,等。走到哪里一看都知道是中国人做的,民族的特色,文脉,文化要延续下去!"
3.您做艺术教育的过程中,是如何发展,如何创意的?
答:"艺术教育要包含衣食住行,要实用,功能很重要,要真的美的,善的,不要假的,丑的,恶的。"
4.我们现在的年轻人更喜欢高科技的,对传统是望而却步的,您怎么看呢?
答:"我是科技盲,不会发短信,不会用电脑设计,我都是手绘的,现在你们也要亲自画,亲自体会,那种理解是不一样的,高科技只是最后实施的一个工具,创意过程中还是要手绘才有灵感!"
"人文清华"讲坛-常沙娜专场《永远的敦煌》最后有一个小朋友送给常先生一条自己设计制作的一条丝巾,常先生一看就指出了配色的问题!还问她:"小朋友,你叫什么名字啊?"小朋友还不好意思的说:"联想"。常先生的反应还有点不太相信,说:"叫联想?这个名字挺逗的,那你再好好想想,好好学习啊!
后记:
关于对创作方法的研究心得,看来中外艺术家的看法都是一样的,记得在鲁美大二期间,我们学校请德国莱比锡大学的老师过来交流讲座,这个德国老师也是和常先生有同样的创作心得!他说:我会为了设计方便而开发一些小软件用于字体的不规则排序等功能,但设计的初期一定是画手稿,电脑软件太限制想象力!
总结:设计灵感永远基于原型的基础之上,所以认真观察原型,写生,是创作的源泉!
另外,永远有一颗孩童般的好奇之心,久盛不衰是非常重要的!就像常先生,即使在文化大革命期间遭到迫害,也依然会给自己找乐趣,被下放就在山里写生花卉。不论经历了什么,总是能够热爱生活,热爱祖国!这等胸襟和智慧值得学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