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天靠地,认真务农叫生存。不愁吃穿,读书种地叫修身,月金八千,养花弄菜叫养生,坐拥千万,勤俭持家叫修养。不是一样的身价心态也不一样,境界也不一样,你道别人的慵懒,笑话人家的菜没你家长的好,换位而处,说不定你到了那个层次连菜都不种了。别轻易对别人评头论足,或许别人只是没有去揭你的短而已。
生活中有多人过着牛马般平庸的日子,却经常对别人评头论足,指指点点,笑话别人的同时从来不考虑自己的处境,境界越高的人越不会在公开场合轻易去评论别人,平时也没功夫或者闲情逸致去挖掘别人的短板和糗事,坐拥一定的财产却并不声扬。相反有些人就爱闲话家常,贬低别人也好,揪住别人一点小缺点也好,天天挂在嘴边。
其实,这些人就是没有移位而处,你道人家是官二代富二代的慵懒也好,游手好闲也好,不思进取也好,有没有想过如果你有一天也变成了那个身份了,你可能还没有他做的好呢。大家都讨厌贪官污吏,可是自古以来十年寒窗苦一朝入官场的人又有多少人还能保持廉洁? 我记得以前学历史讲到霍去病的时候,也有说过他虽是个大英雄但是出身豪门不知百姓苦,有的士兵吃不上饭他却还在挥霍浪费粮食的。也有批判孔子是一代大教育家但是说他瞧不起农民的――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以前的时候信书,现在有了不同的看法,人本就非圣贤,岂能无过。现在在看看当时对霍去病和孔子的这些批判觉得也就是在吹毛求疵。试想一下你如果是他们,在那样的环境下你能比他们做得更好吗?
前段时间回家,听妈妈说在她菜园里随便 种个菜,长得不够好的还有笑话的。妈妈退休了,一个月也有万八千的,家里还有一点菜园和田地,过去一直都是爸爸在打理,如今爸爸不在了,妈妈身体不太好,现在在市里看孙子,平时也就是周末回一趟家。觉得菜园和田地荒废了可惜,所以也就种了一点菜,自己种的吃了也是放心,安全无公害的。我们清明回家的时候顺便帮着翻了翻地。无意中,听她说起来种一点就够吃的了,长得不好的话人家还都笑话,也是得好好打理的。我听了觉得这些人就是吃饱了撑的,人家不揭他们的短处吧他们还自我感觉良好整天说道别人的闲话。人家按照自己的收入情况和身体情况,养点花种点菜的也就是养生,何必花那么些功夫打理?平时在村里务农一辈子的人,当然在种植这一块不说是专家也是技术非常好了。但是,当我看到隔壁老奶奶都七八十岁了,满头白发的还推着个小车去外面捡树叶子镂草烧火时,也觉得老人不易,碰到上坡时候我都帮着推推。虽然老人看起来还挺英朗的,也是乐呵呵的,也或许是老人爱劳动闲不住的,但是也得注意安全。有的人就是家里资产千万的人家出门能坐公交就不打车了,有的人就会安排司机送。经常听到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人,整天笑话自己的哥们是富二代游手好闲的,平时什么事都是靠着人家的资金才能开个公司做个项目,一大家子受人家那么多恩惠还整天的在背后贬低别人瞧不上别人说别人是扶不起的阿斗的。一起合作创业却整些怎么鸠占鹊巢的。最后终于友谊破裂,人家的地皮不出租给他们了,那一大家子都在里面工作又是整天搜刮的,现在被扫地出门了。人家可以把地皮再租给别人,照样坐等收入。
所以,个人认为要多学会换位思考,别轻易笑话别人。有的人埋怨上司的严厉,而有的人平时就看着和善,威信也高的。于是一帮人想方设法的攻击上司的缺点,被别人拿着当枪使,把人家拉下马,把另一个威信高的人推上去,以为从此可以有好日子了。殊不知,那个原本和他们一条心人缘好威信高人一朝得势后便翻脸不认人,制订了很多刻薄的条例,而且做事也有失公正,因为能力不足,整体的效益也在下滑,连奖励也拿不到了,自己却光知道享受的。这时候他们才后悔。还有的人有的人总是说有钱人瞧不上自己,举止傲慢的,自己发际了之后也是得意洋洋,吹捧自己贬低别人的,慢慢地远离以前的朋友圈子。虽然这些并不绝对,但是生活中的确存在很多这样的情景。我们要深入思考,别轻易笑话别人,又要对自己充分自信,有一个良好的心态,不惧怕别人的流言蜚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