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朗清辉,辉沁桂子香;夜凉生风,风引梧桐坠。人烟消散,寒鸦已眠,午夜清寂的山谷秋味愈浓。
我知道秋天总会来临,然而这一季似乎来得更早,赶在了一个毫无收获的自己,余下了羞愧难当。回望这几年走过的路,也许没有比“混吃等死”更贴切的总结了。
两年来,吐槽“聚变渺茫”其实不过不愿承认自己羸弱不堪的实力;嘴边“不若转行”实际只是贪图安逸为自己虚应故事的掩饰。我其实清楚知晓,人要是行,行行能行,如若不行,行行也不行。我直面坦白,自己天分不算聪颖,也丧失了好奇尚异的激情,无论是从事科研抑或企业工作,若不能在性格上改行自新,摒弃骨子里的惰性,是不大可能有所建树的。
五年来,与其说沉浸于与世无争的学术世界的出世,倒不如说不愿承受社会现实负重而行的避世。没有压力,没有挫折,美食甘寝,梦想也就在这斜风细雨中慢慢侵蚀而消散殆尽。于是便有了混吃混喝的佛系自己,却还玩日愒时不自知。然而谁蹉跎了岁月,岁月也不会饶过谁,当一个时间节点的来临,才突然间发现身边卓越的同龄人早就难以望其项背,徒留一个定在冷风中懊恼不已的自己。直面自我的原罪,除了“死于安乐”的环境,更多的是遇到困难逡巡不前的懦弱。从来不愿逼迫自己,不愿演算一眼看去复杂的理论知识,不愿训练枯燥乏味的编程技能,也不愿背诵单调无趣的单词语法。
我也曾认为自己是优秀的,我的血液里滚动的是活跃的精华。曾以为自己和那些低头族不一样,我应该有更高雅的格调和更富足的精神。可当一个人独处的时候,我也变得庸俗起来,用一些无聊的节目抑或是苍白的小说来填充生命的空虚,如同吸食鸦片来麻醉自我。我原以为自己能求知而上进,却发现和沉迷享受的众生本无不同。我不愿却不得不承认,我已经渐渐变成曾经极其讨厌的懒惰成性的那类人。如果有那么一丝不同,那可能只剩下一丝不能懒惰的心安理得的良知罢了。
我还记得填志愿的那一天,意气风发,胸中豪情激动,洁白的手心冒出细密的汗珠,颤抖的手指敲击鼠标的刹那,仿佛看到了整个未来。那确实是我一万多个日日夜夜中最有意义的一天。此去经年,却几乎忘掉了当初的本心,我希望自己有勇气重拾旧梦从心来过。
秋天终会离开,我也会离开这里,带着残存的梦回到肥都。我不太知道这种间歇性的自省能持续多久,但愿自己不要流失太远凋零太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