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艾灸后半小时内不要用冷水洗手或洗澡;
8、艾灸后的口渴,可以喝温开水和红糖水,绝对不可喝冷水或冰水;
9、饭后一小时内不宜艾灸;
10、脉搏每分钟超过90次以上不要艾灸;
11、过饥、过饱、酒醉禁灸;
12、孕妇禁灸;
13、身体发炎部位禁灸;
14、手术后在体内埋钢钉或者其他东西的人,不要随便在做过手术的位置艾灸;
15、非精制艾绒是不能长期艾灸的,否则会引起其他方面的后遗症,劣质艾条艾灸对身体的伤害是极难恢复的;
16、艾灸时应该考虑天时、地理、气候等因素的影响来定灸量,如冬天灸量宜大,才能祛寒通痹,助阳回厥;
夏季宜少灸或轻灸,才不会造成上火伤阴;
北方气候寒冷,灸量宜大;
南方气候温暖,灸量宜小。
17、防止烫伤。
灸时,用艾柱要放平;用艾条要距离远近合适,太远沿有热感,太近则容易烫伤。
另一方面病人的姿势也很重要,如用艾柱灸不要随便活动,以免艾火烫伤皮肤,灸完后,将艾柱放在水罐里。
如用艾条则将艾条着火的一头要彻底的弄灭,不能草草了事,以防死灰复燃,引起火灾。
18、灸后处理。
有的病人由于皮肤反应过强,灸的时间并不算长,然而皮肤表面也会红起一块,这是过敏。遇到这种情况,要少灸一会。
也有的病人由于病的原因感觉不太灵敏,灸时始终不感到发热,结果时间一长,就起泡了。
这两种情形,轻的,可以不管它,慢慢就会自然消失;
红晕厉害的,可涂点凡士林膏,以免摩擦发炎;
起泡的,可在泡的跟脚部,用针轻刺一个小孔,让水流出来,再涂点紫药水,避免化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