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心理学
心理学实验之一习得性无助

心理学实验之一习得性无助

作者: 熙文说 | 来源:发表于2021-01-12 18:21 被阅读0次

    心理学实验之一习得性无助

    习得性无助定义

    习得性无助是指,当一个人经历了重复的失败和惩罚后会自动放弃抵抗,形成任人摆布的行为,这是一种对现实无可奈何的行为和心理状态。

    习得性无助发现过程

    1967 年,美国心理学家塞利格曼用狗作了一项经典实验。塞利格曼将实验狗分为三组。在三个地板充电的房间里,第一组实验狗被轻微地电击,在它们旁边有一个开关,只要碰一下,就可以停止电击。第二组实验狗也遭受了电击,但它们没有任何方法阻止电击。第三组实验狗则完全没有受到电击。

    过了一会儿,所有的狗都被关进一个大箱子,箱子边上有着很矮的栏杆,接着实验人员开始对它们进行轻微电击。第一组(曾经被电击但学会了操纵开关停止电击的狗)和第三组(没有被电击过的狗)很快就跳出了栏杆;第二组(之前无法停止所遭受的电击的狗)只是在原地哀号,这些狗就是“习得性无助”的受害者。

    1975 年,塞利格曼把习得性无助的实验扩展到人的身上。他挑选了一些大学生作为实验对象,并且把这些大学生随机地分成三个小组。第一组大学生会被安排听噪音,不论他们做出什么样的举动,都不会让噪音消失;第二组大学生也会被安排听噪音,不同的是,他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使噪音停止;第三组大学生比较幸运,他们被安排在一个安静的环境中,没有噪音的干扰。

    当大学生在各自的环境中待了一段时间后,会被安排进行实验的下一个步骤。这个步骤中增添了一个实验设置,即手指穿梭箱。当大学生把手放到手指穿梭箱的一侧时,就会听到令人烦躁的噪音。但是当他们把手放到手指穿梭箱的另一侧时,这种噪音就会消失。

    实验发现,第二组和第三组的大学生在听到噪音后,都会试图结束噪音,把手移到手指穿梭箱的另一侧。但是第一组大学生在听到噪音后显得有点儿无动于衷,他们不会把手放到“手指穿梭箱”的另一侧结束噪音的干扰,而是让噪音继续响下去。塞利格曼认为,第一组大学生已经产生了习得性无助心理,所以才会出现这种行为。

    对人的启示

    在对人类的观察实验中,心理学家也得到了与习得性无助类似的结果。如果一个人总是在一项工作上失败。他就会在这项工作上放弃努力。甚至还会因此对自身产生怀疑,觉得自己“这也不行,那也不行”,无可救药。而事实上,此时此刻的我们并不是“真的不行”。而是陷入了“习得性无助”的心理状态中,这种心理让人们自设樊篱,把失败的原因归结为自身不可改变的因素,放弃继续尝试的勇气和信心。

    如何对抗习得性无助?

    1. 查检自己的归因模式,是不是错误地提前将自己判死刑了,将一时的困镜夸张成永久的困镜
    2. 不要轻易说“不可能”,给自己一个机会
    3. 对孩子要多以鼓励为主,不要老打击孩子的自信
    4. 先着眼于完成小的任务,取得小的进步和成绩后,及时用它们来激励自己
    5. 当觉得真的“完蛋了”,可以将它具体化。比如“我遇到什么事情,让我觉得完蛋了”,然后问出下一句“在这个情况下,我还可以做什么”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心理学实验之一习得性无助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zeea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