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王镇华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清明节是我们的大节日。刚刚,我们看到老爷子三跪九叩—— 中道文化肯定一个人到老就“成德”,“敬老”就是“敬德”。“老成”的人,是整个国家、家庭里面最珍贵的宝。我每一次看到老爷子在祭的时候,不是看外面,而是看他心的诚恳与持重,但又有一点开心的样子——这个很重要。
清明在躬
那清明节呢?就是“清明”。“清”就是清净,“明”就是自明。佛家跟道家,讲“清净智,德自明”。在《礼记·孔子闲居》一篇有一句话:“清明在躬,氣志如神。嗜欲將至,有開必先。” ——“躬”就是切身。
你知不知道,有没有去追求,学校有没有教,都是次要的,天本来就给你了。只要有生命,它本来就具有清明的惪心。“切身”,就是每天日常生活,把它当回事,用自明来引导自己。
后面一句,“嗜欲将至”。庄子说“嗜欲深者,天机浅”—— 自明很容易就滑开了。随着年龄的长大,嗜欲将要开展。我们的文化对欲望不是排斥的。孟子说“可欲之谓善,有诸己之谓信”适得则信。
“有开必先”,这个欲望的打开,一定是天地万物的大美,隨同你自己的清明、成熟;而不是被人类设限、很局部的欲望。人真的要得太多,但生命真正需要的很少。就是那一点欲望的贪恋,让我们的清明模糊了,甚至压抑了、黑暗了。那会越陷越深,终成不归路。
慎终追远
这一生很快就过去了,怎么样“慎始慎终”?“开始”,起心动念必须用正的心,在安静平和、心平气和的时候去行动。但是我们更重视的是“慎终”。听了几年课,读了一些经典的书,千万不要以为我们就懂了、有了。我拥有不等于我就是。任何人都一样,直接面对上天,阅读天地万物的大书,才是成长。
“追远”,几千年我们的祖先让这个文化、这个国家,一直持续。每一个人真正的年龄、慧命,都是从现在,到亘古,从来没有断过。有一个祖先没有,就没有你了。所以人不能妄自菲薄,也不能太沉重。有这个生命是非常珍贵的,神圣中又很自然平淡。
我们就先讲这两句。“礼”不是用说的,是要做的事,是要自己去悟,自己去體悟的。经书里面有很丰富的价值、意义,不是让我们背了就没事的。
我很开心,前年的祭典就是老爷子主祭,今年也是。我在台湾,发现很多老成的人都凋零了—— 而且很快速—— 几年之内,一个一个都走了。我跟我的二女儿打开电话本,看看还有几位在。看着看着,眼泪就出来了。
心里面要有长辈。他们不说什么,他们用他们日常生活的行为在说话。我们要看看,怎么样慢慢在我们的家里、学校,在平常的空间中,把“礼乐“,中国经典裡的常道,慢慢地呈现出来、活出来。
太阳太大,这里有长者、老师、小孩,我就讲到这里。行礼后,我们移到柳树下,再讲明白一些。
年节礼的过程是为了:每年三次,调中-感化-成群。
中道有几个重点——
(1)远近大小
老子说:“大曰逝,逝曰远,远曰返。”如果你看到远、近,懂得大、小,是一个东西;那就是“道”生生不息,一代一代,终则有始,传到我们身上。
远、近是一个东西。什么东西都在死亡,在诞生。自己每一刻、每一天也是这个样子。早一点懂这个道理,你就会很珍惜每一天,珍惜每一次的见面。
大、小也是一个东西。再伟大的事,其实是很小的—— 心头的真诚、专注、用心、努力。这个守不住,大概这一生很容易就滑失了。
所以,“天下远近大小若一。”不是叫你去当皇帝,而是德要充分饱满。止于至善的人,未占有孚,大化舒畅,才是中道。“远近大小若一”其实就是见道。
(2)强弱动静
我现在讲的东西很麻烦。心理学有个名词,叫做“弱闇”,门字边,里面一个音。也就是暗淡、黑暗,就是觉得自己内在很弱。人反而利用这个,想取得更多的尊严和强势。
强弱如果在“道”上来看,谁比较适合生存,不知道。老子说,越强的人很容易脆,反而柔弱的可以留存。好胜大多逞强,谦卑并非示弱。
司马迁就看到老子那套理论:强干弱枝、以退为进。老子是道的传人,但他说的道理容易被变成辩证法的“概念控制”,所以老庄、申不害、韩非就出来了。
以后不要玩概念,所有的概念,贴紧生命就不会错—— 天命就是生命,中道就是生道,活出就是体证。生命之道,怎么活。你能够活出来,就是自证。不要去抓一个资格、身份——我一当老师,就高人一等;我很成功了,那就类似“畅销书”、“偶像”。
但是“动静”也可能就在中道的下面,去看易经系辞里面的“动静”,那种至动至静,充分的安静,就是万物的宁静中,它一句话没有讲,但是全部用生命呈现道。这个至静,念“赜”。左边“臣服”的“臣”,右边“责任”的“责”,“至动”跟“至赜”是最深的动静。
这时候,老师的惭愧就是:讲得越深,却没有传递正确的充实内容—— 我们就会惭愧。静呢,打坐就会变成枯坐。其实打坐,就是跟自己的身体对话。不必等别人来医治你,在打坐中,你的每一口呼吸都是新的,松静调中。
如果说:“打坐的时候很舒服,我很喜欢那个舒服。”其实你早就滑出来了。认真感觉那个舒服,其实就已经不在入定的状态。真正的动和静,就是即动即静,即静即动。
你看大自然,你能看到它生长吗?它瞬息万变,万物随时都在生长。不要忘记,我们最伟大的老师,是你内心的自明——“惪”,祂呼应、默契著道,生机盎然。
天地的大书,是所有经典的根据。经典中的经典,就是天地万物,无言的在用它自己呈现道。这样的一个大生命、生生中,我们其实很卑微。
(3)大明终始—— 教育者的责任
最后,《大学》说“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早就背得很熟,但我长久就是搞不清楚。一个物,一个事,到底怎么这样子说呢?每天不是做很多事务吗?那人在哪里?“德”跟“道”在哪里?这就是上古的语言,到今天已经变了。
我们的经典还保有源头的成熟。不管你懂还是不懂,在我们各省的角落里面,大家很简单的生活中,“礼”居然还有。
听完我们辛庄师范的课,赶快回到自己的故乡,整理礼。周公、孔子“制礼作乐”,老师、学生“礼失求诸野”,大都市,上层社会容易形式化,我们不要。我们就回到自己的故乡,一点一点去收集。
也要过滤,因为传了几千年,有的也僵化了,甚至颠倒了。但你不要管,不契合德心就不理它,就去找那个好的、感心的。
物有本末
古人说“物”就是天赋的万物,这里面有本末。今天的“物”变成唯物,具体的物。上古天赋的都是物,裡面有各格与正心。天给你祂的心,可以自动、自发、自主地去做一些事,一切就不一样了。就会分出本末。
当然,要注意你的本性本心,童心,童真,真挚,那个是“本”。心把“灵性”,把“觉”都使用得很厉害—— 不管多厉害,都是“末”。所以在自己的内在,有时天人交战。
我们被生下来其实是被保佑的。但现在家里面,父母懂得带小孩的很少。世界的动荡不安,现代教育早在民国初年,就已经开放得不得了,却并没有掌握中西各种教育的本质。主干还没有掌握,就开始运用。
台湾和大陆这半个世纪的安定,应该已经酝酿出足够的人才。不是主流,是在角落里真正深耕的。是谁?不知道。我从来不敢讲一概而论的话、以偏概全的话。
事有终始
这么多的“事”,大自然发生的我们说“生发”。而人如果不知道“道”,就会“发生”很多事故。大自然不需要你担心,而我们自己,可能就是产生烦恼和复杂的原因。
当我们讲到“始终”,知道就是一生“出生入死”。反过来讲,“终始之道”就是生生不息。换句话说,我们自己活得好不好,一定影响下一代。自己的父母和祖先,那个是上一代。所以人虽然卑微,至少要对父母、对自己、对子孙这三代负责。
诺贝尔奖得主,居里夫人,根本看不上当时的教育,都是和同事们自己教孩子。可是到了现在,台湾不懂得教育的人却可以主持研究机构,搞教育改革。我很担心。虽然都说教育是良心事业,其实父母最舍得掏钱的,就是幼儿教育、中学教育。
南开的张伯苓发现,人有两个阶段是最变动而鬆动的,幼儿跟中学。少年的“叛逆期”,其实不是叛逆。“叛逆”是被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化了。
这么多教育的学派路线,你就注意,他有没有交代“终”,“终则有始”。看事情,一下就要看到它终结的果是什么?它带我们去哪里?它到底能不能让我成熟?
自己做事不惹事,解决问题不制造问题。一出手,就是做有意义的事,不跟别人纠缠。
道法自然,所有的生命原则,都在自然万物的内涵,然后被古人的经书掌握,记录下来。但是我们”去读经书的真诚心态,稍滑则失。是真的,我常常觉得读了那么多经书,道理也读了很多—— 一多就麻烦了,就离开了简单直接的大气。
知所先后:为己之学是修己安人
“知所先后”——“本末”,“物”懂了;“终始”,“事”也懂了;从哪里先著手?最重要的,就是从自己着手。千万不要说:“好难哦!”你那是在骂老师,贬自己。你要去实践,有生命主体经验,就比较有把握。
人都是会著急的,我很怕我们这一次师范三年制的同学,急着赶快用。先切身,不要往外就开始。一开口就是大道,你说的越多,我心里越不安。因为讲出来就很好“用”。以知为足,即堕落。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就是生命之道、生道。“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就是自己自证、自成。最后,我们会变成什么样子呢?“备天地之美,称神明之容”—— 庄子的中道美学,这两句已经是充塞天地的大开始。
各位若认真踏实,活着活着,会活出上天的容貌,然后“备天地之美”。天地万物这么博大,这么精微,不是我们嘴巴能形容的。但一个小孩,甚至中学班的孩子,我看他就已经是“少年若天成”,只差等到他自心长大以后,不滑失、不偏失。
长大以后,已经不少年了,也没有关系。一步一脚印地每天充实,大概三、五年,就会有消息。你跟道的关系就会确立。
这就是中道主体,你的人格,做事的格局,是一件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