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孝之三郯子鹿乳奉亲
![](https://img.haomeiwen.com/i25330132/20e4c7031ca56e31.jpg)
就像老莱子不能确定是否与老子同一人,郯子也不能确定是否就同为孔夫子师事的同一人。孔子的老师郯子另有团结同族聚居民众治理部落的品德与能力,我们读二十四孝之三鹿乳奉亲也只能就孝论孝。
如果亲有疾,千方百计解除他们的痛苦自然是为人子尽孝的应有之义,就像未之園现在面临的境况一样。所以对于郯子甘愿冒了危险,混迹鹿群采乳的心情感同身受。那一天我徒步中心街搜罗各种信卡争取早一点拿到唯可来,就是抱着满心的这样的祈愿。
即便是上刀山下火海,那有不义无反顾的呢?所以鹿乳奉亲这一节体现出的甘于冒险的至孝性情是自然流露。至于有的批评认为大孝应该善于自我保全,让亲安心,就又有点何不食肉糜了吧。
而且郯子也是很小心的是吧。他多么巧妙地伪装,一定也是非常温顺地安抚母鹿。这哪儿是偷采鹿乳,简直是卑微地求取施舍。我想,母鹿有知也一定很愿意贡献出自己的宝贵的乳汁。
那么,当猎户知道了详情之后,还有什么不被感动的呢。天下孝悌仁义是公理,公理便是行遍天下的通行证。后来历史上类似的为了双亲、兄弟,乃至朋友不惧身陷绝境,感动强人,而化险为夷的故事不一而足。
我们经常说,这个人很孝顺,所以值得结交;这个人对兄弟很好,对朋友也一定讲情义。郯子以孝声贤名远播,人们慕名而来,纷纷拜郯子为师,学知识,学做人,以致不愿意离开他,聚而成国,是为郯国。既然成国,须有国君,郯子当然也就成为郯国的开国君。
这又是一个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生动鲜活的实践。所以夫子游学专访而师事之,为郯子的学识和修养深感敬佩,说:“鸟飞兽走,龟龙深沉;郯子之贤,寡人莫京。”“三人行,必有吾师。”夫子深受郯子的启发,他明白了“仁爱”的真谛,认识到要以德治国,首要的是倡导家庭观念和孝道。2024-01-26
![](https://img.haomeiwen.com/i25330132/499439d2351ff986.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25330132/b34734666a4732f6.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