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说‘明明德’而不说‘亲民’,便似老佛。”
解读
先生将修行落实于生活,将心学带入了朝堂,将心学带入了缴匪之战,不能将明明德落实于生活的,那就是空谈,就如“一切皆空无”,只谈“空无”,不能落实“空无”的,就是口头禅。
佛是将佛法用在生活处处的觉者,隔离生活去“明明德”,就是先生口中的“老佛”。这是对当时“佛道”修行者的“空寂”观的否定。只知“空无”,那还只是一种空无相。
禅宗太原孚上座,在扬州光孝寺讲《涅槃经》,有一个禅者因为下雪就滞留在了光孝寺,听闻法师讲《涅槃经》,前去听法。上座讲到佛性,法身,讲的天花乱坠,禅师矢口而笑。上座讲完,留下禅者问:“我依文解意,您笑我,我讲的有什么不对呢”?禅者就说:“你讲的不错,可惜未识得法身”。此处上座因未识得本来面目,讲法就是先生所说的“只讲明明德”。上座又问禅者:“那我该怎么办呢?”禅者答:“你信我吗?”上座答:“哪敢不信。”禅者:“既如此,你暂时不要讲经了,收心摄念,就在房间内善恶诸缘通通不管”。上座按照禅者所教的,就在房间内,坐到五更,突然大悟。
大悟解决的就是“念佛是谁”的问题,此问题不是让人回答,是为了逼未悟者思不得,虑不得,只留空洞洞一茫然者,此空明显现,根器利者就会大悟,原来如此。“念我者谁”,截断思维之乱转,唯见一空明现前,那即是本来。此本来活生生,空洞洞,从未离去。本来就是“明德”,“明明德”,即是不断深入“明德”。“亲民”,就是将明德明于生活,明于身体,明于世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