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有效学习》第二章思考笔记
在我过往的岁月里,我开始学习过很多东西,外语,乐器等,也在冲动下囤过不少课;但真正学出成果的寥寥无几。一直以为是因为自己毅力不够,所以没能学到最后;或者就是天赋不够,所以所学并不适合自己。
当然,这其中,必然少不了有些是冲动之下的一时兴起,无疾而终也在意料之中。但更多的是由于自己从前并不了解“学习”本身,导致在学习的过程中走了弯路,在应该坚持一下的时候选择了放弃。
阅读本书第二章节,我对学习有了全面更新的认知,识得学习真面目,才有可能实现有效学习。
从学习的客体来讲,我们需要确定学习对象的范围,边界,也就是学习窗口。
最合适的切入点是刚刚超出我们知识和技能范围的边缘位置。假如学习对象相对复杂的话,则从其基础部分切入更切实可行。
比如学习搜索技巧,先从事物关联性联想开始;比如想学习知识是如何融会贯通的,先把自身知识体系的关联性思考写下来;
比如学习乐器,应从基础乐理开始;学习一门新外语,应从字母发音开始。
从学习的客体来讲,我们需要确定学习的对象究竟是什么,即搞明白我们要往自己的知识系统上增加什么样的连接,获得怎样的全新视角,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这个世界。
想明白这点,则我们会进一步意识到,学习及学习对象,都是处于发展变化中的有机体,而并非是一件死物。
比如,学习一门外语,其真正的重要性在于,掌握外语使用者的思维方式,让使用两种不同语言的人进行无障碍交流。认识到这点,我们自然明白词汇,语法都不是最重要的。
从学习所需调用的技能来讲,除了必要的基本技巧和专业技能,在此特别强调元认知能力的重要性。
元认知,即关于思考的思考。
如果想提升学习效能,就必须尽早调用元认知能力,多做自我提问,引导自己有意思考。
譬如提问以下问题:
001 我怎么知道自己掌握了哪些内容?(知识掌握如何检测)
002 我对哪些地方还迷惑不解?(下一步学习的方向探索)
003 我有没有办法衡量一下自己的理解程度?(深度掌握,学以致用)
调用元认知将利于我们管理思维过程,避免注意力分散,思维放逸,以及重复无效思考。
此前在学习如何提升读书效能的时候,听闻大咖说,要在读书前思考列出几个问题,带着问题阅读会更有收获。
于是依葫芦画瓢,列了问题,却依旧常常感到所读非物。现在对比发现,问题出在提出的问题上。
提升读书效用所用的提问法,本质也是调用元认知能力;得学会用元认知提问引导,带着有效的问题去读,才能够提升读书效用。
从学习所需调用的技能来讲,情绪管理必不可少。
这其中,包含了两层含义。一方面是应对长期学习过程中的负面情绪,确保不被其干扰,甚至打到;一旦负面情绪占据上风,会直接影响学习效能。另一方面是利用自我效能,提升学习的成功率。
从学习的本体来讲,学习本身充满未知和困难,因此刻苦努力是学习活动的核心。
世上没有不努力就能学成的事情。在通往专业化的路上,越能清晰地认识到这点,我们越能做出充分的思想准备,以克服最大的困难。
学习,是一项结合了体力、脑力和心力的综合活动。在启动每次学习活动前,我们都需要做好这三方面的充分准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