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事开头难,面对初始的未知与模糊,如果有人敢于对不确定性做出合乎逻辑的“假设”,那他大概率经过了深度思考。”
![](https://img.haomeiwen.com/i14795783/74085e7870a3547f.png)
01
—
前面的文章中,我提到了这样的概念:
我们做任何事都是先在头脑中构思,即智力上的或第一次的创造,然后付诸实践,即体力上的或第二次的创造。
但现实世界复杂且多变,任何事物都存在不确定性。
特别是面对新鲜事物时,我们总是处在困难中:
不确定自己想的是不是必要的,
不确定自己想的是不是可行的,
不确定自己想的是不是合理的...
面对这些未知的事情,
不仅大脑处于模糊状态,
而且会让我们产生焦虑和恐惧感,一直停步不前。
02
—
但越模糊越要深度思考,越焦虑越要勇敢面对。
只有深度思考、彻底想清楚一件事,
才能用合乎逻辑的“假设”营造出“清晰”的场景,消除掉大脑中的模糊。
只有勇于面对、直面焦虑不逃避,
才能调整自身的情绪,找到焦虑的根源,清除掉行动中的阻碍。
比如,我在工作中会接到一些重要而困难的任务,
这时候,我需要静下心来,进行深度思考。
我会先拿出纸和笔,尽可能地将所有的可能实现条件都列出来,
并将那个目前认为最可能实现的选项假设为目标。
依据这个目标,再把所要做的具体事情描述出来,
越具体越好,越详细越好,
碰到有不清楚的地方,去实地调研一下,
总之,就是要把头脑中的想法和念头都倒出来,
摆在台面上,整理清楚,
让脑子变得清晰,让想法变得确定。
一旦把一个复杂的、模糊的事情,真正想清楚了,
就有了实际的着手点,行动就不会那么艰难。
假如我没有经过深度的思考,就一头扎了进去,
或者因为自己的焦虑与恐惧,放任随波逐流,
那任务还没开始可能就注定失败了。
又比如,我写公众号文章,
初始时,我的大脑中虽然只有个模糊的知识概念。
但我会先查阅相关的信息,一旦这个知识点被论证是合乎逻辑的,
我就会进行深入、丰富、全面地思考,
我一般会用“如果”开头的句子来表达我的构思,
用“比如”开头的段落来做关联事物的类比。
然后在此基础上不断修改、丰富及完善,
最终呈现出一篇完整的文章。
假如我一上来,就担心自己写不好,
或者认为一次写不好,就丢人丢大了,
不敢假设性地写出第一段话,
那恐怕日更也延续不到现在了。
03
—
所以,万事开头难,关键还不在于对错,
而在于你得先有一个“想法”,
做一次智力上的“假设”创造。
只要你能够依据当前收集的信息和可调用的知识,
先做出一个大胆的、并且合乎逻辑的假设,
就不会让自己卡在原地,
除了能够继续向前迈进外,
甚至还能让自己突破瓶颈,
让更多新的构思与想法在后续的深度思考中慢慢浮现,
如此,你就有了快速成长的可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