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孩子的尊严,是人类心灵里最敏感的角落,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就是保护孩子的潜在力量。
星期五,我跟平常一样,去检查了教室后面的垃圾分类(可回收和不可回收)。翻来一看,有一个咬了一口的包子扔在了可回收桶里。我把包子拿了出来,走到讲台前。
“同学们,这是可回收物还是不可回收物啊?”
教室里哄堂大笑,大家都不晓得我为什么突然这样问。
“这个包子是我刚才在咱们班垃圾桶里捡出来的,它被我们同学扔到了可回收物了”我跟孩子们解释到。
同学们笑的声音更大了,包子是不能回收的,我们每个孩子都是知道的,只不过在扔的时候没有考虑这些罢了。
“其实,丢错了也没关系,李老师把它捡出来又扔到另外一个桶里就行。我也希望这个同学能主动到李老师办公室来讲一讲,不晓得她是否有勇气”。我并没有当面说出这个孩子的名字(我当时也不晓得是谁),也没有想过非要查出来是谁,只是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教育孩子们要养成垃圾分类的习惯罢了。
下午最后一节课的时候,办公室来了好多同学问学法,订正错题。
可我被叫去办公室开会,所以他们只能又回到教室。等我再次来到办公室的时候,发现有个孩子在办公室里等我,手上也没有带学法,肯定不是来问作业的,难道是有什么事情要跟我说?
“李老师,那个包子是我扔的”只听见段晓宁轻轻地说到,可那声音又是那么干脆。
我慢慢走了过去,她的神情较为紧张,或许是因为犯错,或许是因为怕我批评。
“你真优秀,你能来到李老师办公室说这个是就已经成功了。你知道吗,并不是所有的同学都敢直面自己的错误,你走出的这一步太需要勇气了,我为你点赞”
“李老师,其实那天我本来想扔在一楼的,但是铃声响起来了,我怕迟到,所以就拿到了教室里丢,下次我会注意的”晓宁认真解释着。
我特别庆幸没有批评她,如果我不了解真相就批评她,那给孩子带来的伤害将是巨大的。她丢掉的是包子,走进办公室捡起来的是担当。
同样是段晓宁,和她一起的还有吴洵逸和王婉嫣。三个孩子在外面商店买来了几个针筒玩具,被钟老师发现了。
我走过去的时候,三个孩子就像犯了大错误一样低着个头,脸上也没有笑容,就像在等着老师批评一般。
我拿着针筒说到:其实你们没犯什么错误,你们也没有拿着针筒伤人,只是单纯地好玩对不对?
“是的,李老师,这个是在商店买的,两元一个,挺好玩的”几个孩子开始说了起来。
“两元还是贵了点,如果买辣条给李老师吃,都可以吃好多了”
说完,几个孩子偷偷笑了起来。
“不过,话说回来,这个玩具还是挺危险的,万一不小心戳到人那可是很麻烦的啊”
“也是,李老师我们以后不玩这个了。其实,班上还有其他同学也在玩的”几个孩子听了之后,愿意改正这个小毛病,并且告诉我哪些同学也在玩这种危险的物品。
所以说,教育孩子要讲解方式方法,要照顾孩子的自尊。一味地批评和惩罚或许也有用,但我相信那是因为孩子畏惧老师的威严,而不是发自内心地去改正。须知,教育是有温度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