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让多少家长陷入无知的已知

让多少家长陷入无知的已知

作者: 蜗牛0718 | 来源:发表于2017-10-13 21:28 被阅读0次

    微信公众号“创业为艰”上,谈了专业与业余的差距,过目难忘。

    专业和业余有多大的差距呢?有一个打羽毛球的故事。

    俱乐部里有个山东省队的退役选手,叫光光,还有一个业余的,拿过本地羽毛球男单第三名,叫小猪。两个人常打男单玩,互有胜负。

    一天,小猪说,光哥,你觉得我水平如何?光光笑着说,很好很好。小猪追问,跟你比如何?光光又笑笑,可以可以。小猪不死心:光哥,我们认真打一局,2000元,21分,我拿满15分就算赢,如何?光光两眼放光,好的好的。

    结果是21:2,那两分,一分是斜线跳杀出界,一分是劈吊下网。

    再后来,光光有个朋友来玩,现役国青队的。那天他和光光打了一场21分,21:7,光光7分。

    休息的时候,国青队的跟我们聊天,说了一句我一辈子都忘不了的话:不要拿你们的业余爱好,挑战我们吃饭的本事。

    虽然多数工作很难像体育比赛一样量化,但实际上我们心里还是有衡量尺度的。老手和新手,只要动手,立马可见。

    那么,对于为人父母者的头等大事——孩子的教育,多数人是怎样的情形?

    教育这东西,人人都可以评头论足,天然没有门槛。从具体的错题订正、作业辅导、学课规划,或者一项技能的习得,大到人格品行的养成,一千人有一千一百个想法和观点(包括把原来的推翻了)。而且,教育的最终结果如何,证实或证伪的时间太长,无法立竿见影。

    这就很可怕。证实了还好,证伪了,那可是灾难——几年甚至十年的方向性错误,造成的后果是不能承受之重。

    不少人觉得,做了家长(须知这只是靠本能,没有上岗证哒),使命感、新奇感、兴奋感,更有些做妈妈的爱心爆棚,加上自己作为过来人的经验,孩子的教育还不是妥妥的?再怎样也有半专业水准。

    但是,让人陷入无知的,恰恰是这种以为不会有问题的已知。


    比如,一个特别突出的现象:低龄孩子的各种培训热特别是外语热

    教育学心理学有一个著名的双生子爬梯实验,有个重要发现:成熟是推动孩子发展的主要动力,当身体不够成熟的时候,就没有真正的发展与变化。简单说,就是孩子如果学东西很慢,那多半是因为身体条件不具备。

    在教孩子拼读时,我发现,b、d,p、q老是搞反,写汉字也是左右混淆,惊觉不能报培优辅导了,静等“学机”才是。问了熟人,有的正在痛恨孩子的粗心,准备换严厉的老师纠正恶习呢。我说成熟是先觉条件,多数不以为然,说哪管那么多,起跑线上就落后了,以后更麻烦,要赶快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

    在身体条件尚未成熟的情况下学习,只会浪费时间。因为超过身体能力的学习,会让学习事倍功半。提前学习的另一危害,会让孩子陷入低自尊。——作为人类,我们每个人都想知道自己在社会中所处的位置,从而去体验自己的价值。但多数情况下,我们没有可供参考参照的客观标准,只能通过与他人的比较估价自己。

    孩子五岁左右开始产生自尊意识,七岁以后,群体认同和同伴作用开始发挥作用。他的自信心来源,将从父母的认可转移到同学和同伴的认可上来。当孩子发现,即便付出多倍于他人的努力,也不能换来竞争优势时,会把学习作为挫败感的来源,产生逃避的念头。

    下定决心不能输在起跑线上,通过抢跑式提前学习,换来“犯规”的领跑地位,很可能是以孩子的能力和自尊为代价,让他输在人生的起跑线上!

    请牢记卢梭的一段话——“在孩子的早期学习上。不仅不应当争取时间,而且还必须把时间白白地放过去”。


    再比如,对语文的重要性的视而不见

    如果说,发育情况可以完成精细动作去学琴练字了,第一重要的并非英语。无数课外辅导机构的“课程顾问”好像经过了统一培训,说辞都是:入学阶段是学习外语的黄金时期。学英语,最重要的是说,是流利的交流。你们家长学了那么多年英语,都是哑巴英语,十几年就学会四句Hello/Thank you/Ok/Goodbye,这个教训再也不能发生在孩子身上……(说得好像他们懂得英语一样,呵呵)

    如果只能选一样,应该选最底层的基础:理解到位、表达条理清晰、用语准确,这个只能来自母语的点滴积累。过硬的母语语感可以迁移到外语学习上的,反过来就走不通。退一步说,稍微留意一下近来的教学改革,母语的基础性地位大大加强了。别的不说,60分的高考作文让多少数理化一流的孩子搜肠刮肚后依然痛不欲生,更不要说其他的了。

    很少有人意识到,能不能写好作文,小学阶段就定型了。因为到初中升学压力抖增,做功课所花时间太多,阅读兴趣已经因为没有时间前提而无法培养了。小学四年级前的大块时间可以自由支配,不利用起来在也无法回头。

    但有家长是这么看的:花钱学英语,马上就能看到长分,感觉很值。语文没个边,再说了,说中国话哪里需要花那么大精力?投入那么多,不实用不划算。一声长叹!这种功利观念,会让孩子重蹈当年一怕周树人二怕文言文最怕写作文的覆辙,而且英语最后还是学成了哑巴英语。任何语言及考试,底层还是考察理解能力啊。


    另一个常见的似是而非,是经验偏差

    这多发生在高中、大学的孩子家长身上,其中小有所成者甚多,也不乏达官显贵。因为有一技之长或者在自己的领域里有足够的影响力,大有“手里有了锤子,看全世界都是钉子”的意思。学科规划啊专业选择啊,都要先抖落自己当年的经验,更有一步步规划好、希望教师言听计从者。

    其实,他们仔细想一下会明白的:你遇到的就这么一次,而且是第一次,对面的这个人已经碰上并处理过一千多次了;你惴惴不安心烦意乱时,他已经看到了可能的全过程甚至结果,包括你。只是因为会说家长想听的话(大牌公司的课程专员,精通的是心理学和销售技巧,专业知识和教学规律上约等于零),就爽快地把钱一堆把孩子一推,还以为万事大吉,这是犯傻啊还是真傻?

    术业有专攻,任何职业都是如此,如鱼饮水冷暖自知,可为同行道不足为外人言。所以,对于自己专业范围之外的事,我们要警醒:没有比赛,也不能做上文中的小猪。以共同成长的心态,一步一步把教育教学的关键节点突破。这也印证了那句:最好的教育是陪伴。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让多少家长陷入无知的已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zltu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