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我在一个公益书法群练习书法,每天交作业,老师点评。连续几次老师都一一点评其他同学的作业,忽视了对我作业的点评。这种被忽视甚至比批评还痛苦。让我想到了自己的教学工作,想到了被忽视的中等生。
成绩优异的尖子生往往是老师的心头好,同学眼中的榜样,耀眼的光环一直环绕着他们。后进生则会因为各种不良表现也能得到老师的特别关注和提醒。有了进步,就会被鼓励表扬一番。唯有中等生,不吵不闹,成绩不好不坏,不拔尖也不落后,安安静静,循规蹈距,在各方面表现都不突出,最容易被老师忽视,正是这种乖孩子的形象,让他们成了班里透明的空气。渐渐地,很多中等生会继续沉默,但对于一些想寻求老师关注,却又缺乏勇气和自信的学生而言,这种忽视让他们感觉不到老师对自己的热情,感觉不到自己的存在,最终可能堕落成一个可怜的差生。
有中等生感慨:我们最省心、最缺少关心、却也最伤心,如同教室里的空气,透明,虚空,青春的一切被那些成绩好的同学的光芒所遮挡。
而老师在分配工作精力时抓两头,促中间,为了出成绩,出尖子,关注班级中最优秀的几个。为了求稳不出事,关注班级中最调皮的几个。
但现实是老师的关注,也许可能会让优等生的成绩锦上添花,但毕业后最不会感恩的也是这批学生。对后进生,他们顽劣厌学,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习惯差。软硬不吃,最后只落得个身心俱疲,被几个调皮鬼牵着鼻子走。其实,中等生才是潜力巨大的。他们属于给点阳光就灿烂,老师若加以指导,他们会有较大进步。
抓中间促两头儿,则可能迎来班级管理的美好时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