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月14日,周有光在北京去世,享年112岁。
百岁老人的书,往往是平和而富有智慧。《逝年如水——周有光百年口述》便是这样一本书。
《逝年如水——周有光百年口述》周有光像唠家常一般将自己百年人生娓娓道来,看似平静如湖水,那却是深水静流。这原本是周有光讲给家族后人的,我有幸看到,仿佛一位亲切的长辈在跟我讲述清末、北洋军阀、中华民国和新中国这样跌宕的大时代中他的人生,头脑中时而浮现小时候外婆给我讲她眼中、心里的历史的情景。
一、勤奋求学
周有光生于1906年的常州,那时周家已经家道中落,父亲教书,父母分居后他随母亲到苏州。世家背景让他比同时代的大多数孩子有接受更好教育的机会,而生活窘迫又促使他积极进取。他上了当年上海最好的大学——圣约翰大学,心心念念地要去美国求学,却去了日本京都帝国大学,读了一年便放弃拿学位,体会到“读书求知识要靠努力自修”,虽然走了一点弯路,却有了最有价值的感悟。此后,周有光无论是在光华大学教书,还是在新华银行工作,无论是在重庆,还是在美国,总是很努力地在工作之余自修。例如,他在纽约时,每天晚上去纽约公共图书馆看书到十点闭馆才回家,这样的勤奋被图书馆工作人员注意到,并提供一个房间让他更好地读书研究。
他的求学生涯不是近代大师们的典型之路,虽然曾有些许盲目和乱闯,但是他一直在积极努力、尝试和思考,利用各种机会在工作之余不断学习,直到百岁时仍每天看报读书写作,一生勤奋,真是“活到老,学到老”的典范!
周有光在学习和研究的同时,留下论文三百多篇,专著三十余部。他是如何写出这么多论文和著作的呢?大概是因为他有很好的写作习惯和工作习惯。且不说他早年的主业经济学,单是因为对文字语言学也有兴趣,就发表了相关论文;上课的讲义,加以整理便是专著;系列演讲,整理后就是论文集或专著。这是我应该好好学习的!
二、游历四方
除了在教会大学学习、留学日本之外,周有光的终生学习不仅仅是读书,还有考察、旅游、参观博物馆、交流等多种方式,这些经历培养了他广博的视野、丰富的内涵,形成他“不从国家看世界,而从世界看国家”的独特角度。
因为亲人,他去过东北,去过缅甸仰光,他注意观察和分析当地战略地位、经济形态等。
因为工作,他考察西北,感受西北衰落了的文明,执着地到敦煌看莫高窟。在现场亲眼看那些奇迹般的壁画,加之敦煌研究院院长的讲解,这收获是无论怎样看书都难以达到的吧。
在美国时,他除了在大学旁听、泡图书馆,还经常去博物馆、美术馆参观,考察工厂、城市、城市,分析美国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方式,探寻其经济发展的道路和思想。
在欧洲时,他从各种细节去观察各国现状,从政治经济多方面分析,例如说到波兰,他认为波兰文化深受法国影响,政治却受苏联控制,国家长期稳定很难。
周有光到过世界上的主要国家,中国大地上他也去过很多地方,每到一处,他都去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入乡随俗,吃当地的食物,体验当地人的生活,交当地朋友。这样的旅游方式,我在努力实践。
三、豁达平和
读这本书有一种平静的舒服感,可是不应该啊!百年间,中国经历了清朝灭亡、军阀混战、抗日战争、国共内战、新中国轰轰烈烈的一个个政治运动,周有光也被历史洪流裹挟着跌宕起伏,怎么没有慷慨、愤怒等各种强烈的情绪?若说情感的流露,只有谈及痛失幼女小禾时说“这个沉痛真是没有办法说了……”这么一句。反倒是不时流露出的轻松豁达让人印象深刻。比如,同样是被批斗、关牛棚、下放到五七干校,季羡林、杨绛写得比较痛苦,周有光则少有痛苦的记述,而提到自己幸运地被批斗得少、劳改时年纪大被照顾,甚而会提及一些有趣的事,比如大雁粪雨、和林汉达看高粱地……在宁夏种黄瓜、水稻等时就思考并讨论宁夏发展潜力的问题……可见他个性的乐观和积极!他说“英雄到处皆天地”、“不论外面怎么样,反正我就做我的研究,所以心情很平静”,这样的豁达和平静是他可贵的人生态度。
当然,周有光并不是没心没肺的乐观,更不是虚与委蛇唱赞歌。面对一个个政治运动,他会用专业的知识去分析,印象最深的是他对人民公社制度的分析。他指出人民公社的失败是必然的,因为从社会发展史来看,地租发展过程为劳役地租-实物地租-货币地租。新中国成立前中国很多地方已经是货币地租,新中国成立后农民交公粮是实物地租,人民公社是用军队的方式组织劳动,便是劳役地租。这是历史的倒退,倒退必然失败。此分析批评不可谓不尖锐。
周有光并不是一个纯粹做学问的人,他审时度势,顺势而为又不违背自己的内心。他有美满的生活——娶了“合肥四姐妹”之一的张允和相伴一生,在大学任教,在银行任职,高收入、高地位。他热爱祖国,但不激进,不死磕,“哪里需要到哪里”,从经济学改行做语言文字研究,谨言慎行,这种处世哲学使得周有光大半生安然无恙。晚年宽松开放的社会氛围和他的社会地位则让他平和且更敢言。
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值得敬佩,身处逆境顺势而为同样值得尊敬!
《逝年如水——周有光百年口述》 《逝年如水——周有光百年口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