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读书,忘了从什么时候开始,不管到哪里总习惯那本书,读上几页,要不然会无所适从。自幼就跟着奶奶,奶奶平时没事就习惯抽支烟读本书。不过奶奶读的大都是老的线装书,繁体字,竖版的。因为奶奶是师范毕业的学生,一直当小学老师。这是最早对书本的认识。后来爷爷奶奶年事渐长,看邻居家孩子上学,于是仅五岁的自己就被爷爷奶奶送到学校,跟着大孩子们混。当时很多知识也是听的囫囵吞枣,不知所以。
直到三年级,随着二老回到县城,到了舅妈家附近上学,当时看到表哥有不少画书,偶尔会拿来看个热闹,后来,在学校门口也有摆摊让小孩看小人书的,当时手里没钱,只能望洋兴叹了。
后来上了初中,开始买《读者文摘》看,几乎每期都买。偶尔去书店,看到好玩的小书也买来看。再后来县图书馆借书读,当时主要借一些小说、名著,如《简.爱》、《卓娅和舒拉的故事》、《钢铁是怎么炼成的》、《牛虻》、高尔基的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以及《非凡的艾玛》等,有时也借一些诗歌、散文等,相比之下,读小说、诗歌相对多些。其实这些书大都是课本内容的延伸。也没有多少自我选择。当时只是感觉,课本中涉及的这些苏联的英雄很令人敬佩,于是产生了阅读的欲望,慢慢找来或买来阅读。
当时也正是这些书籍给了自己不少精神食粮,让自己在成长的过程中,不至于走偏路,能在生活的诸多不如意和困难中,一步一个脚印地为以后的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后来,上大学、工作。因忙于学业,主要读学业方面的专业书籍、工作范畴内的管理书籍,读的文学书籍相对少些。后来,顺着生活的稳定,家庭琐事的减少,特别是孩子到外地上学,开始大量文学阅读模式。随着在阅读的增加,也开始了写作模式,主要是在简书,将自己的读书心得,简要地记录下来,目前为止已日更一千多篇文章。
自己的阅读,主要在散文、哲学、心理、小说等,习惯按照作者的名字来阅读,如读余华、余秋雨的书,就尽量将这位作者所有的书籍尽量涉猎到,目前读的也不算多,但依然在坚持用这种方式阅读。
这种阅读的好处是,可能全面了解一个作者的写作脉络,写读后感也便宜对比。
当然,同类书籍的阅读发布也不错。
读书就需要纵向横向都做对比,方能看出作者所表达内容、方式等各方面的不同。如读乔治.奥威尔《1984》与村上春树的《1Q84》,有何不同之处,又有何联系。
同样读村上春树的系列丛书,看到作者写作的脉络。作者习惯按照双平行线的发展来叙事。很多是超然物外的。
通过这些书籍的阅读,极大地改善了对自我的认知与接收程度。人变的更加平和,不再那么激进愤世嫉俗。学会精进自我,与自己和谐相处。
其实阅读是一种很私人化的一件事。读什么,如何自己吃饭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大多应该根据自身需要来的。一个人读书,随着阅读面的扩大,会感觉需要读的书更多,社会学、心理学、历史、文学、散文、诗歌等,都需要读,并且每一种类别,名著也很多。
但是同样一本书,可能前几年读不进去,过了几年随着经历的变化,心理历程的不同,可能很容易就可以读进去原来读不进去的书。
特别是明知一本书很好,可是一开头怎么都不想读,这时尽量坚持,慢慢深入进去,就知道这本书的精华。
毕竟,一本书的形成不易,都是作者的感悟与思想凝聚,从思想转化为准确的文字,再一遍遍精进,要耗费作者很多精力,还有编辑校对等人各种努力。所以,读书一定要买正版书,读精华书,它们是历史的结晶。
读书,是门槛最低的高贵之举!
卡莱尔说:过去一切时代的精华尽在书中,书中横卧着整个过去的灵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