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时光烈——《疏浚清河记》
阜阳城南中清河,北由今南城河起(阜阳国际大酒店东),向南经颍州区王店镇、阜南县焦陂镇,东南经张寨镇南,再向东流入颍上县境,折向南,经南照镇西入淮。
中清河古称通商渠,相传为楚灵王开挖,由淮河通胡子国城。察看中清河流经的地形地貌及本地河流所经,平地开挖是没有必要的,但这条河道又比较直,所以应该是在原有河道的基础上进行挑浚、扩宽,使之成为一条从淮河到今阜阳城下的人工运河。
乾隆十一年,在知府王敛福的策划、主持下,颍州府城南的中清河进行了疏浚。这是中清河自北宋以来的第一次疏浚,竣工后不久就因为排涝及时而喜获丰收。当时官民集资立碑,颂扬德政,由颍州府学生员时光烈撰文,是记录这一事件的第一手资料。
时光烈,阜阳人,清乾隆年间人,颍州府学生员。
(清)王敛福纂修《乾隆颍州府志》艺文志:
《疏浚清河记》 阜阳 生员 时光烈
颍郡城南,旧有小河一道,直抵南隍,谓之通商渠,岁久湮淤,五代时刺史王公祚浚治之,易名曰清河,志载清河开,而南境无水患。盖以清河之为南境利也。宋皇祐、熙宁间,欧、苏两公相继守颍,益加浚治,欧有句云:“清河两岸柳鸣蝉,直到焦陂不下船”,苏亦有句云:“千夫余力起三闸,焦陂下与长淮通”,则彼时之川容澄碧、景物清和,犹可想见。




另附时光烈诗一首
和李郡尊西湖春游
清·时光烈
帐自湖烟空复春,徒将旧迹忆前人。
三桥断浦斜阳冷,双柳枯搓暮雨频。
环碧亭高翻白鸟,缅芳诗久漫红尘。
晚风弦管难为梦,吊古惟凭酒一巡。
注:
1、撰写内容来源于个人收集的文献,属学术探究范畴。
2、版权属于时进军个人,转载需注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