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城市的发展总是因水而盛,在水系发达的前提下,城市规划和建设的空间往往更加丰富。国内城市中,沿江沿海的城市其自然景致不会差,比如湖北省省会武汉市,区域内长江、汉江穿城过,湖泊众多,水网密布,造就了众多特色风景。在武汉远城区江夏,就有一条最具海滨风情的马路,它环绕着第一大城中湖汤逊湖南北纵贯,路基铺在湖边,行道树蜿蜒曲折,与马路和湖面相映成趣,湖光水色相宜,湖面浩渺无际,宛若大海之滨,意境优美,它就是庙山东路。
在整个武汉城区(含远城区)内,江夏区位于最南边,面积较大,各地段发展不尽相同,但显而易见的是,靠近主城区的最北段明显更好。这一段是江夏的庙山和藏龙岛片区,其中,庙山片区东西被第一大城中湖汤逊湖包围,在自然环境和布局上独特,湖景生活区的建设也更加成熟。庙山境内交通是亮点之一,但除了主干道江夏大道和武咸城铁,其他马路似乎都很低调冷清,譬如这条环绕湖岸的庙山东路。庙山东路位于汤逊湖近庙山区域的东段,由江夏大道在汤逊湖大桥后分支而出,因为西段地形等因素,它仅仅只分支出一段来,因而显得“弥足珍贵”。
作为江夏大道往江夏南的支线马路之一,庙山东路的起点非常有标记性,这主要在于武咸城铁高架桥的影响。从武汉三环线出来到江夏大道起点,向南过汤逊湖大桥,庙山东路就在东边的湖畔,路口有高架桥让出的巨大拐弯地带,非常好辨认。与宽阔的江夏大道比较,庙山东路并不显得狭窄,反而因为近在咫尺湖区的衬托,视野开阔至极。一边是无边的湖区,一边是成片的植被区,拐进庙山东路后焦点几乎全在一侧的湖区,细小的路基弧度,开车车平稳驶过,吹着带着淡淡腥味的风,非常舒适。
在庙山东路起点处,有一大排修到湖区岸边的公共地带,它是湖岸的第二级阶梯。从第一级阶梯庙山东路主路上下来,步行到第二级阶梯处,湖面一下子距离人更近了,木栈道修在沼泽之上,视野全无遮掩,高架桥立在一旁,而湖面水纹波光粼粼,看着令人心驰神往。因为靠近高架桥和汤逊湖大桥,所以站在木栈道上能听到明显的机动车噪音,它们轰隆隆走过,带着震动和气象万千的排场,搅动湖面波澜不惊。从栈道上往西看是汤逊湖大桥,桥基不高,挡着湖面;往东看是另一片无边的湖区,近处是的湖面是青色的,远处是淡蓝色的,湖面颜色过渡自然,毫无违和感。
站在起点处的栈道上看汤逊湖和庙山东路,已经有海景风格了,偌大的湖面代替大海,浅淡的波澜和湖岸代替海滨,以此继续向南蔓延。开车继续前行,庙山东路沿线都是统一的风貌:靠湖面的路基修筑有栏杆,挪出了南北的人行通道,路灯和休闲椅,隔着一定距离依次出现,循环无度。坐在车窗边上,视觉的误差让人感觉看到湖面稍稍高于马路栏杆,近处的栏杆一直变换,远处的湖面始终固定着,宛若一张玉盘。粗略来看,坐在路边休闲椅上看到的湖景和坐在车子里看到的景致是一致的,难怪有那么多人都在人行道上随拍。
天气晴好的时候是漫步庙山东路最佳的时机,光线充沛的湖边,仰视绿树掩映下的天空会显得更加湛蓝,而远眺城市高楼倒影中的湖面也更加清晰明朗。在庙山东路上,沿着曲折路线行走,吹着湖边的风,俨然是走在南方城市的海边。比如说行道树,除了最常见的香樟树,也有零星的芭蕉;马路栏杆之下,是自然的湖堤,湖水拍打砂石,飞鸟嬉戏水边,不远处的湖面再偶尔腾起一条鱼,溅起阵阵水花,空气和画面就鲜活起来。
庙山东路以北段并非生活区,除了西段部分待开发区域是树林之外,南段大面积地段是医药产业园,有部分企业的厂房刚好建在了东路上。有厂房的地段至少是稍微热闹了一些,一边是园区企业,一边是自然湖景,位置优越,算是某种隐形福利。医药产业园区有一段湖岸上建了炎帝的雕像,不过并非纯粹纪念景致,更像是某企业建设的宣传物料,同时这一段的湖区也毗邻靠南的汤逊湖山庄和部分生活区,自然风貌不如其他地方。
客观来说,作为第一大城中湖,汤逊湖沿岸建有很多公共绿地和绿道,在对面的藏龙岛段还有国家级湿地公园。与那些公共绿道区比较,庙山东路显然更具有人气,毕竟它与江夏大道的距离始终不远,这也让东路既有自然风貌的湖岸,又有发展经济的产业园,这种布局与很多南方城市的海滨园区非常类似,这也是很多人喜欢到庙山东路上街拍的原因之一,它的确像是一条海滨风情的马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