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为什么,我向来是个游戏绝缘体,哪怕玩开心消消乐,也只是闯那么几关,就会把它卸载了,更别提什么王者荣耀,绝地求生了。
可能这也是互换的吧,就像,我喜欢写小文,他们喜欢玩游戏一样。
我不知道他们玩游戏的时候活在游戏的世界里是怎样的一种体验,就像他们也不懂我,不懂我遨游于文字里是一个什么样的境地。
大学宿舍里,他们每天都在玩游戏,舍友经常因为队友的不给力而被气的半死,一直在发火,也许就应验了那句:“不怕神一样的队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
而我,每天忙着出入自习室,只想活在学习的世界里。我不想浪费学习的机会,所以很珍惜这些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
每天只想着把知识学透,多看些书,考考证,假期偶尔和舍友去浪。就不会觉得自己什么都不懂了,毕竟,该学的时候学,该玩的时候玩。
夏天的时候,每天晚上就喜欢和舍友去球场散散步,吹吹南校的风,聊聊生活趣事。
或者偶尔自己跑跑步,出出汗。夏天的时候是最喜欢跑步的,因为跑步可以出汗,出汗可以让自己身心愉悦。每天都会去南校足球场,戴上耳机放着音乐,在音乐的陪同下,静静地慢跑着。
秋天的时候,喜欢去球场散步,吹一吹秋天的傻逼风。其实在桂林,秋天的时候,温差是很大的,晚上都会稍微凉一些,在外面待太久,你都会不禁寒颤想穿外套。
桂林的冬天来的快,去的晚。
几乎每年都是五一之后才敢穿短袖,但去年例外,五一了还在盖着厚大的棉被。
在桂林的这些年,算是基本把桂林玩遍了吧,特别是大一的时候,只要部门里一喊出去玩,绝对会有我的身影出现,因为特别爱玩,我反而对吃没多大的讲究。
但对于玩,哪里都想去,大一那年,是自己最疯狂的那一年,跟部门的人到处浪。跟他们去奶茶店、去唱歌、去通宵、去压马路、去吃火锅、去看电影、去桂林的各种公园,甚至去吃自助餐。
哦,对了,还和他们一起排练小品,为了部门展示,大家都丢了自己的“节操”。只是为了让笑点更好,让大家过目不忘。
所以大一的时候成绩不算很好,但也不差,至少还在班级前三。虽然总是与国励奖擦肩而过(专业6个国励奖名额,三个班每个班2个名额,而我总是在加了综合分之后排在了班级第二),但也并不觉得有什么。
大二开始退出社团,开始了认真学习,认真写文章,开始去投稿,社团的、院系的、桂航青年报社的、甚至大学生传媒中心的,我都会投,只要他们征集比赛。
所以每年都会看到我的身影,院刊每年只会要5篇文章,而我却在五六百篇文章里脱颖而出,虽然给的稿费不多,但他们录用我的文章,就是对我的一种认可,哪里还会在乎稿费这件事。
记得有一天,从南校散步回来,走在校道上,突然收到传媒中心的短信,那是文章被录用的短信,对于传媒中心,我只是抱着重在参与的态度投了稿,哪知被录用了,还奖励了一直钢笔。
人活着总想冒险一次。第一次一个人的旅行,从那时候开始了。
大二的时候在超级课程表偶然看到了一个不认识的人发圈子,寻找喜欢写作的文章,我回了他,就这样,莫名的进了一个文学群,在群里大家基本都不认识,因为是在网络召集的,但是索性大家都是在校生。就这样和大家熟络了起来。
其实他们基本都是云南那边学校的人,只有我不是。
我们一起创办了似水无痕文学社,定制了社服,到现在那件衣服我都还保留着,放在箱子里,没有舍得穿。
那是一群志同道合的网友,更是一群难遇的文学之友。
清明要聚会,那时候我本来不打算去的,但是恰好清明三三在一起放四天假,想着也许是只会去见他们一次,毕竟是难得遇到一群志同道合的人,什么都没想就抢票去了。
到了云南那边,已经是晚上十一点半,索性车站离云师大呈贡校区很近,5块钱的打车费而已。
就这样,第一次大晚上的去见了一群陌生人。在云南那几天,住在云师大宿舍里。第二天他们还在上课,我早早的起来跑去了玉溪市,去见了认识多年的从未见过面的那个妹子。在玉溪待了一天,就赶回云南了,第三天,大家终于见面了,来自各个学校的人。那一天,我们骑着小黄车,逛遍了呈贡校区的几个学校,去逛了云南理工大学最豪华的图书馆。
第三天,那个妹子就带着我去市区,去了大观园,可惜那时候天气也不怎么冷了,海鸥也只是稀稀拉拉那么几只,看不到那种蜂拥而上的壮观,挺可惜的。
她带着我在市区玩了一天。我们都在遗憾,要是再多放几天假就好了,这样我们就可以去丽江游玩几天,因为她没有去过,我也没有去过,我们都很想去。
旅途特别的短暂,只能在那里待三天,也挺遗憾的,没有机会去丽江玩。
再后来,大家都因为学业繁忙的原因,都没有怎么聊天过,虽然他们中间也有过聚会,但我再也没有出现过,因为经济有限。
就这样,短暂的旅途结束了,一个人的旅行结束了。
现在想想,觉得挺佩服那时候的自己,毕竟从小到大最怕的省就是云南,反而自己一个人跑去了云南,哈哈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