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济的火车头帽子
那时候,能吃上一次鸡蛋,
或许就够孩子们
高兴上好几天了。
大人舍不得穿新衣,
总是夜晚点着灯
给孩子们缝制衣物。
小时候家庭贫穷,每天吃不饱饭,两顿饭也吃不到时间,特别是晚餐8点前无法吃到,因为大人下地干活起早贪黑,散工都在7点以后了。许多小孩因饿肚子守在灶台前哭闹着就睡着了。
除了吃不饱肚子,那时买衣服是要布票的,哪怕你钱再多没布票也白搭。那时候还讲多生光荣,于是哥哥小时侯穿的只要没破30%以上就弟弟妹妹接着穿,到了夏天,大多小孩都光着身子。那个年代有一句话叫:“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被视为朴素、节约的标志,那时的衣服有许多补丁。
光着身子的小孩布票的发放要看当年的棉花收成,有时才一年1尺3,好的年头最多一丈,不分任何类别一般每人每年七尺布票,最少的一年我记得发过三尺布票 买衣服当然要用布票,布票不分棉,麻,丝等类。但分地区,各省市情况不大相同。农村的小孩一年过年能缝制一套新衣服是我们的期盼。
甘肃省布票记得有一年冬天,天气十分寒冷,大多小孩的手、脚、脸蛋和耳朵起了冻疮。学生上学也实行早饭后9点到校,下午4点回家。一天下午,村里送来了一批救济衣物,有军用棉袄、棉裤、棉帽等。爸爸带我去领,大家都抢着领棉大衣,而唯独我抢了那顶“火车头”棉帽子,墨绿色的外表,棕色的、毛绒绒的内里,前额上也有一颗红色的五角星,只不过上面没有“八一”两个字,其他的差不多跟雷锋叔叔戴的完全一样。能有这样的帽子,我十分高兴,也很爱惜,小伙伴们都很羡慕。但我不吝啬,让每个小伙伴都戴上试试,还让摸上面的绒毛,只是再三说,小心点儿,别弄脏了!他们每个人都小心翼翼,用手轻轻地触摸,毛绒绒的,暖暖的,比母亲的手还要温柔百倍,感觉真舒服!
[苦乐童年02]一顶“火车头”帽子的故事
这是“火车头”帽子,我们就玩开火车的游戏吧!大家都高声响应。于是,我自然就当火车头,我两手向后伸,反方向抱住自己,第二个人拉住他的手,我们依次从后面拉住前一个人的衣角。“呜——哐当当,哐当当……”我模仿着火车的长鸣声,我们模仿着车轮的转运声,一列“火车”就这样出发了,还引来了许多大人的围观。我们在村里转悠,见到哪个小伙伴,就说:“xxx,请上车!”那个小伙伴也很高兴,就排在队伍的后面,这样火车越来越长,像条长龙在村里盘旋,直到该回家吃饭了,我们走到谁家门前,就说:“xxx站到了,请xxx下车!”那个小伙伴就松开手,和我们再见,后面的人拉着衣角,“呜——哐当当、哐当当……”我们高声叫着,火车继续前行……
这 顶“火车头”帽子戴在头上真是暖和,而且还很帅气。走路时抬头挺胸,学着解放军的样子,从小立志要当一个真正的解放军。这顶帽子一直陪伴我上完了小学。每逢冬天,早晨上学路上戴着"火车头”,晚上耍“社火"戴着"火车头"……脸和耳朵从此没有冻破过。
[苦乐童年02]一顶“火车头”帽子的故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