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窗外的叶子绿了,大学就一步之遥了。”这是属于高中时代的记忆。
那时我所选择的是教室、食堂、宿舍三点一线的生活,是那种几乎在整个高三暂抛却了自己的爱好,每天只是为了考上心仪的大学而去学习,是一种倍感孤独的生活。我是不愿意这样的,可是高考似乎是我为之拼搏12年的目标。
高考倒计时最后一天,我选择奔赴考场;
高考结束的那天,我选择放松自己。
上交志愿那天,我选择了我的大学。
我知道我人生的新篇章即将展开。
那时刚刚成年的我,选择去上哪所大学除了客观因素,还会遵从我自己内心深处的想法。成年意味着责任和重担,见证了我的成长,是我独立自主的转折点。当看到身边的同学背着行囊各奔东西,我也不会再在原点停留。
我选择背井离乡,奔向属于我的大学。也许背井离乡说的有些伤感,可这就是现实。虽然父母会送我到车站,甚至到学校,可是事实上始终是一个人的旅途。随着火车驶离家乡,内心是沉重的。
漫长的旅程教会我:选择孤单就要学会自己承担。就像那个曾经名噪一时的梵高,在绘画的低迷时期选择乡野,也许是为了慰藉自己的心灵,也许是为了抚慰受伤的自己,也许只是为了乡间美景……可是他的选择让他孤独,却也让他的作品享誉全世界。
我想,每个人都是一样的,选择的都是自己的事。
那一年,我记得岁月里有一把吉他,有你,还有初三。
小k是我的初中同班同学,一直以来早出晚归,学习非常非常努力,达到了那种你无法嫉妒只能羡慕的勤奋,一直以来对外都是乖乖女的形象。
直到有一天,午饭时她带来一把吉他,坐到课桌上,弹起了《童话》。
窗外树叶沙沙响,窗内我趴在桌上,她的那抹微笑,至今难忘。
或许每个学生时代都会有教务处督导员的存在,于是她的整个下午变成了在老师办公室写检查。
听起来似乎很是不愉快的一天。
临近中考,没有人愿意为班级活动贡献时间和精力,学校也“众望所归”取消了文化节。
我们内心的期待一点点被打磨殆尽,小K 不甘心。
她花了一周的时间熟悉许久不碰的吉他,她叫她老兄弟。
那天下午之后,晚自习,小k为我们弹起了一首《明天会更好》
那天下午之后,督导员一直在门口,却没有进来。
那天下午之后的第三天,中考也结束了。
弹吉他,看起来不算什么,可是在高压的环境下,小K的曲子犹如天籁。
这是她最任性的一次决定。这也是后来她告诉我的。
就是这样随性、自我的选择。小K 现在的大学生活很舒服。
世界上哪有那么多感同身受,最终还是自己去做选择。
我还记得那个被称为美国最有影响力的新闻工作者——托马斯弗里德曼,不得不说,他很有思想。他是这样定义选择的:我这么做是因为我想这么做,我不想解释为什么。
这个时代需要的恰恰是有这种自我选择想法的人,不去成为每一种限制的附庸,不会人云亦云,甚至打破规矩也没有关系。大学之所以成为大学,是因为大学不仅提供学习的环境,更是给了我们选择的机会,这和他人没有一点点的关系。
说起来,大学其实就是社会的一个小缩影,碰到形形色色的人,遇到形形色色的事,每次都会有无形和有形的选择。想想看一段空闲的时间,同一个宿舍的同学,有人选择自习,有人乐意去听讲座,有人会去打球,也会有人睡觉…….就算有人选择同一个地点,都去选择看书。可就算是看同一本书,翻得页数也会不一样,即使人为迫使同样的事发生,思维也是不一样的。
一花,一树,一世界;一人,一书,一境界。
就像世界上没有两个苹果长一样,每个人的选择是不尽相同。
从高中步入大学,事实上也是选择性质的变化,由被动性转为主动性。你需要规划自己的未来,这是发动左脑纵向思维,右脑横向思维,再培育一个或是学术性或是艺术性的节点,如此才会更好的在这个数据化世界生存。
努力很重要,可是选择更重要。
推荐美国作家派克著作《少有人走的路》这本书,这里面所阐释的是人生选择。现在的,此刻的最重要的生存战略——去做你热爱的事情,即使孤独也要坚持。
孤独的选择,我们不能逃避。这是每个成长的节点,学会了孤独的选择,就是对人生最大的负责。
我们仰望星空,追寻自己的梦想。选择说的容易,真正去做选择是很困难的事情,有些时候会成为抉择,甚至决定着人生历程。而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慎重,慎重,再慎重。
你的选择,你的孤独,虽败犹荣。
记得,勇敢的选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