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出生在湖北丘陵地区的农村,高考之前,没有离开过家乡,甚至没有出过家乡所在的地级市。高考之后,直接从家乡来到北京,那个时候,老家还有“鲤鱼跳龙门”的说法,来比喻十年寒窗,通过高考来一举改变自己的命运。
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我也成了别人口中985、211院校(中国农大本科、人大公费研究生)毕业的高材生,毕竟在我之后,在我们那个乡村,再也没有人考过比我更好的学校。网上传的“寒门再难出贵子”,在我之后的十多年的光景中,确实是悄无声息发生着的社会现实。现在,应该是只会更甚。
2021年,我38岁,研究生毕业整整10年,职场工作12年。这12年中,一共经历了4份工作,最长的一份工作5年,最短的也有1年8个月。这12年间,经历了迁户口、为自己买房、结婚、生子等人生中一系列大事。同时,也和许多人一样,毫无意外的遭遇了职场天花板。
人生上半程,我的职业生涯回顾:
1、2006.7-2008.8 南昌市邮政局
通过江西省邮政局的应届毕业生招聘,统一考试面试,被安排进南昌市邮政局。
为什么会进入邮政?
客观原因:上海财经考研非34所独立自主划线,出分数线的时间已经到了毕业年的4月份,错过了找工作的最佳时机,所以就是碰上啥工作就是啥工作。
个人原因:自己没有自信,职场所需的职业技能缺乏,也想通过暂时的工作然后考研上海的学校,毕业之后在上海发展。
自己感觉就是阴差阳错,当时对于职场发展以及人生的机会成本等估量的太简单。
这份工作带给我的收获?
了解了体制内工作,明确了那种一眼可以望到头的人生,不是我想要的人生。
学习了担任领导秘书的某些技能,比如说察言观色、安排商务就餐(包括点菜,点菜妥妥的是门技术活)。
当时萌生辞职离开的原因?
一个城市,就会聚集一批与这个城市 、灵魂相投的一类人,作为在北京生活了4年的我,实在是难以在一个想要奋斗的青春年纪,端一杯清茶看报。
逐渐看清体制内工作的游戏规则,并且判断我不适合它。
2、2011.7-2014.8 和君咨询,国内知名的企业管理咨询公司。
通过微博,直接联系上和君咨询的一个合伙人,发了简历,面试,录用,然后办理入职手续,然后就开始一个项目一个项目的日子。
为什么会进入和君?
第一份的工作经历,让我明确自己不想再一次进入体制内工作,包括公务员、包括国企等,虽然如果考入北京市的公务员和国企,有可能会解决北京户口,但那个时候的我,实在是难以再一次以建立职业自信的代价来换取户口。
工作后,再一次以应届生的身份求职,有着难以为外人道也的尴尬之处,在以”一张白纸“为诉求的招聘需求中,求职压力尽显。
我想找一份能快速提升我职业技能,增强我职业自信的工作,因为相比我的同龄人,我已经落下了两三年的正青春快速成长时光。
这份工作带给我的收获:
知识面和视野的快速拓展,一直在市场一线,会对商业有很直观的认识,一直在深入不同的企业,会见识各类不同的老板和企业管理方式。
快速的学习能力和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这一点是在工作中刻意培养的。
个人能力认知的改变。项目过程中会不断挑战自己的能力边界,甚至是要挑战自己的弱项,但突破之后也带来对自己认知的改变,带来对自己职业能力不断拓展的自信。我清晰的记得,自己第一次在给客户中高层做中期汇报的场景。那是一个上市公司,当时下面听汇报的大约有二三十人,我只记得是黑压压的一片,我清楚的感知到,自己汇报的声音都在打颤。但自从那次之后,通过我不断的练习,有时候我甚至会很享受汇报PPT、做演讲的那种感觉,而在这之前,我一直认为自己是一个不太擅长表达,更不擅长演讲的人。
当时萌生离开的原因:
逐渐开始无法接受长年出差的生活。长年出差,不仅仅意味着自己的工作方式,还意味着对你生活圈子的侵蚀;
没有聚焦的行业,亦没有聚焦的咨询方向,而且企业管理咨询总给人一种不能落地的感觉,带来内心难以抑制的焦虑感。
停薪留职大约有3个月之久,我决定离职。合伙人很仁义,没有施加任何障碍,顺利离职。自己离职多年之后,依然和之前的合伙人,保持着良好的联系。
3、2014.9-2016.4 我入职易观,做电商代运营的相关项目
为什么会进入易观?
之前读研究生的时候实习过,做的业务比较聚焦。
做电商比较落地,可以解决做咨询不落地的问题。
以上这两点都指向,我可以在某一个细分领域,建立更具象的竞争力。
这份工作带给我的收获?
因为参与执行了电商运营的项目,让我对策划风格、电商运营平台等有了很多认识。
争取到了一个内部转岗的机会,从电商咨询转到做市场,让我对marketing类的职位,包括岗位能力诉求、这个圈的人员特性、语言风格、以及与业务的关联等都有了很明确的认知。这一认知,对我下一份工作的胜任绝对是起了很大的帮助。
萌生离开的原因?
公司业务转型,从电商咨询转向做企业大学,感觉人岗匹配性较差。
内部的组织、管理、企业文化等,自己感觉不适,更重要的是,我那个阶段的需求那里已经无法满足。
4、2016.5-2021.4 清科集团,在旗下的清科研究中心,进入私募股权投资领域,但是在一个比较边缘的部门。
为什么会进入清科?
朋友的介绍
当时有两个选择,两边都有我之前共事过的人,但在我看来,那两个选择,基本上是一个向左走,一个向右走,我选了稳妥的那一个。5年光景过去,当初的选择孰对孰错,其实很难说,只是5年时光,确实能把不同的公司带到不同的境地。
这份工作带给我的收获?
真正开始从执行到管理的转变,无论是在思维层面,还是在行为层面。这是一个非常大的转变,中间带来的挑战很多都指向个人的情感及行为模式。
真正push自己开始自己的个人体验之旅,也逐渐开始自我的疗愈之路。这一点表面看和这份工作关系不大,但走向管理层,在自我情绪的稳定和管理方面却是非常重要的,而我在这方面存在一些待解决的问题。
因为这份工作意外的离家近,几乎可以走路上下班,这在北漂一族中是难以想象的,由此为自己节省了很多时间,可以看书、运动等,微博上瑜伽打卡将近700小时,就是在这个期间完成的。
加速了自己在心理学领域的学习和时间投入,并结合自己心理学的学习,开始对组织、对系统有了思考,也因此开始对当时在和君做管理咨询项目中,碰到的职场管理困境,有了一些领悟。
迁户口、为自己买房、结婚、生子,清科给了我结婚、怀孕、生产、哺乳期间所有应有的假期、薪资和福利,甚至比国家基本政策还要更优渥一些。
萌生离开的原因?
最大的理由就是:到了该离开的时候,需要把位置腾出来给更年轻的后浪。
12年的工作经历,按励志型大V经常标榜的要求,自己给自己打分,充其量算60分吧。过程中,我亦有迷茫停顿的时候,亦有停下来处理过往伤口的时候,亦有不思进取、安于现状的时候,但即便是这样,我还是比较赞同那句话,回到当时,那就是最好的选择,不能用现在的认知和格局来评判过往某时某刻自己的所做作为,相信每一个人个体在那个当下都做了最好的选择,也相信每一个个体都能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没积累下太多的资源,也没有攒下多少的人脉,虽然朋友圈里也有1700+的人,但我不确定真正能有多少算得上人脉。整体回顾起来,看自己每一次工作的选择,看一些关于职场文章中关于技能、跳槽等相关的建议文章时,一次次的比对,我觉得:
1、自己整体来说,还是比较幸运的。有遇到或善于支持成员成长、或同理心很强很暖、或很欣赏、信任自己的领导、能够互相启发和交流的同事、亦能遇到不错的项目机会、客户等等。一路下来,感恩之心永随。
2、其实每一份工作的选择、离开都会有很多的因素,但是,在诸多看似纷扰的外界因素中,一定有一个当事人最核心的诉求,也许是外在的,也可能是内在的,关键是自己对自己有足够的了解,能清楚的知道自己真实的需要。
3、每一份工作的辞职离开,自己要先想清楚几个问题:你在这家公司的诉求是什么?为了满足你在这里的诉求,你要舍弃的是什么?在这家公司,让你很难受的地方是什么?让你难受的这个问题,能不能通过换一家公司得到解决?我在自己每次有离职想法的时候,都会问自己这几个问题,如果我在这家公司有很明确的诉求,且让我难受的点并不能通过换公司来解决,我基本上就会选择不动。
4、当然,工作中也会清楚的呈现自己比较大的问题,比如,不太会妥善处理关系,哪怕是对于欣赏和信任自己的关系,在面对一些邀约和请求时,也不知道怎么妥善的拒绝。这都是自己要成长的功课。
综上,用几个词来总结就是:一个好学生的、中规中矩的、别人眼中光鲜的职业成长之路。
Mary@上海
2021.4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