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推荐看了一部韩国文艺片《这时对那时错》。
看的睡过去了好几次,大意是一个叫咸春洙的导演,在一个叫华城行宫的博物馆里,搭讪了一个女画家希静。然后约她去喝咖啡,又去了她的画室,一起去餐厅喝酒,陪她赴约朋友聚餐,最后终于回家了,第二天参加完他的一个什么电影节讲座不大愉快的回首尔了。
我勒个去,如此啰嗦拖沓的日常终于被我看完了,准备佩服自己的时候发现片头再出,往后一拉,场景情节一模一样,不良商家,骗我流量啊。
迅尔下拉,看看广大网友是怎么吐槽他们的。结果出乎预料,满是好评,满是受益匪浅,满是醍醐灌顶,满是大师之作。更重要的是明白这是一部前后两段组成的不尽相同的故事。
这是电影版的大家来找茬吗?很好看?我就不服了,我看不懂?于是睡意全无,全神贯注的看完了后面这个故事。
没想到,第二个故事却让我着迷,一样的故事情节,一样的场景,这里的交谈却那么可爱,感觉那么耐人寻味,莫非是我第一个故事没有认真看?
于是倒回去再看第一个故事。还是觉得第一个故事没那么有意思,男主角也挺猥琐,经常让我替他们感到尴尬。可是他们的交谈不是都差不多吗?
接连几天我也是中了它的毒,反复看了几遍。还勾起我想码字与大家分享一下感受的冲动。
其实在前后两个故事里,男主是不同性情的两种人,前者市井圆滑,善于迎合,有着普罗大众的虚荣。而后者纯粹的多,有艺术家的真性情。有真才华也有大度量。
首先,他们都是喜欢女主的,可谓一见钟情。可是前者也会同时喜欢别的女孩,从他与女工作人员的暧昧可以看出。
在画室里用他经常评价别人的很泛很大的措辞恭维她。而后者的评价颇具批判性,没听大明白,总之把女主惹毛了。
在酒馆里的交谈尤为关键,借着醉意,都表达了自己的喜欢。女主也回应了她的真心,只是前者隐瞒了他结婚的事实,以至于在后面女主邀他去朋友家聚餐,无奈说出真相极其尴尬。女主明显很生气,不愉快的分开,这段邂逅就此结束。
后面故事里的男主在酒馆里借着醉意说:我好像爱你...想和你结婚...可是不行...我结过了...有两个小孩...可是真的很喜欢...刚才在咖啡馆里我对自己说原来我还会爱啊,...想到明天就要回首尔了,以后再也不相见,心里好难...这就是相爱的感觉吧...
这段表演绝了。他的坦率他的真情流露显得那么可爱 。最后依依惜别。这段不能开始的关系发乎情止乎礼便是最好的结局。
这两段故事,最根本的区别个人认为是交流的深度。所以前面的故事像我们的日常,司空见惯,无关痛痒,让人昏昏欲睡。后面的邂逅可遇不可求,仿佛只存在于故事里。但是久久萦绕于我们心底,难以到达,却心向往之。
我们既不能太低头于当下,这样容易狗苟蝇营,枯燥乏味,焦虑无望。也不能太沉浸于内心世界和精神追求,那样不成为艺术家就会成为乞丐或者神经病。
在物质生活越来越丰盈的当今社会,精神世界的匮乏就俞渐明显,浅层的社交耗费我们太多的精力,就渴望深层次的交流。一分真挚的爱情,亲情,友情,能让我们直面彼此的内心。这样的体验是不是很久都没有了呢?
我们就过完我们的一生是不够的,令人绝望的。我们还应该有另一个精神家园,那里有不同的人生体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