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民哲
三号世界 第二章 认识篇-观察

三号世界 第二章 认识篇-观察

作者: 段炼3号 | 来源:发表于2018-01-04 18:26 被阅读56次

           世界的源代码就是 “秩序”。为了认识它,我建了两套模型:对象模型和信息模型。除此之外,“秩序”的量化单位是“熵”和我们用“克、米”计量质量和长度一样。既然要去认识它,我们就要熟悉并理解这个计量单位。

    2-1 对象模型

    认识事物就像剥一个洋葱,每剥掉一层你对这个事物就会有一个新的认识,当你以为到了最后一层,能完全认识它的时候,不久又会出现一个新的知识告诉你,“它”发现里面还有一层,你用这个知识又可以继续住里剥。我们就这样一直剥一直剥,剥到今天还在继续。就像人,生物学认为人是细胞和器官的集合;化学认为是分子的集合;物理学认为是原子的集合;心理学认为还得加上各种情感的集合,从不同角度观察人,我们都会由不同的部件组合而成,每个角度虽然不同,构成部件也不同,但每个角度组成对象的公式却都一样:对象=组件+秩序,在第一章的时候我们就得出过这个公式。

           所以,我们给对象创建一个研究模型的话,应该是这样:

           事实上,我们天生就在通过这样的方法来认识某个事物。我们总是先从认识外形开始,再观察它由哪些个模块组成,然后分辨出这些模块各自的方位,最后才想这些模块为什么要用这样的方位来组合。最后的为什么才是真正的去认识这个对象本质的开始——也就是去认识“秩序”。因此,我们给对象创建这样一个模型对我们认识它的“秩序”会很有帮助,我把这个模型称作“对像模型”。

           为什么是“对象模型”呢?这源于一种编程技术——“面向对象编程”。程序员在使用这套编程技术的过程中,总能伴演上帝的角色,从零开始的创造一个一个的对象。某一天我突然发现,原来世间万物,各自就存在着这样的一套模型。在程序编写中,想要模拟出一个真实的“对象”靠的是用数据来描述。比如:“一个黑色的边长10cm的正方形”,你通过这段文字完全可以在大脑中想像出一个这样的正方形。为了与其它同样的正方形区分开,我们再给这个正方形取个名字。程序员就是用这样的思维方式在创建“对象”,专业术语叫定义一个类或定义一个对象。这个正方形和真实世界中与它边长相同的正方形,除了没有物质实体,其它属性并没有差别。我再举一个例子:“姓名、年龄、身高、体重、性别、地址、电话、父母......”这些属性组合在一起可以构成一个人的“对象”,随着时间的推移还可以增加其它的属性:“爱人、儿女、同事......”用程序代码定义一个“对象”就是写清楚这个“对象”有哪些属性,这些属性的值是什么。所以,“面向对象编程”给我的启发就是,认识“对象”应该去认识这个“对象”的属性。

           另一个给我启发的事情就是“搭积木”和“拼图”。这两种游戏都是,通过把局部小型的部件组合在一起,逐渐形成一个更大的部件,这样不断累积最终成为一个比较完整的物品。最具代表的就是“乐高积木”。这不和物理、化学、生物一样吗,小的原子组成了大一点的分子,分子再组成再大一点的细胞,细胞再组成器官,器官最后组成了人。连宇宙也是这样,地球和其它行星组成了太阳系,太阳系再和其它星系组成了银河系,银河系和更多星系组成了宇宙,甚至那些名画也可以说是由各种线条、颜色组成的。这样看来所有的“对象”都应该是由更小的部件组成的。

           那么“认识事物”的第一步:就是要搞清楚“它是由更小的什么东西组成的。道理好象很简单,那我把手机拆了就知道手机是由什么组成的了,这就算认识手机了吗?当然算,不过只是认识了一部分而已!新的问题就是你拆了后可以再组装回去吗?你认识一幅画中所有的直线、弧线和全部颜色,你能画出同样一幅画来吗?很难吧!原因在于你还不知道这些小部件们构成的顺序,也是我们之前讲到的“秩序”。所以“认识事物”的第二步:你得知道这些部件的组成秩序。由此可见,对象的模型公式是:对象=组件+秩序。就像程序设计中定义“对象”时的所用到的结构一样。

            利用对象模型可以方便的认识某个事物,当你知道了模型中“组件”及“秩序”时就等于认识了这个对象的本质——这是对“本质”这一概念的诠释,因此也可能把“对象模型”当作“认知模型”来对待。有了这个基本的“认知模型”,我们算是有了认识“未知对象”的一把“钥匙”。但这只是认识“它”的开始。曾经看过这么一个比方:比如你给一个小孩讲解“自行车”是什么东西。你可以告诉她,这里是车轮,这里是把手,你骑车要用脚蹬……但是不管你讲得多细,她也仅仅是“知道是什么”,她还是不会骑车。而另一方面,如果你一句废话没有,直接把自行车交给这个小孩,她坐上去胡乱尝试一番,可能很快就学会了。这种状态,叫做“知道该怎么”。但是请注意,“知道该怎么”可不一定“知道是什么”。你让一个会骑车的小孩讲解一番他是怎么骑车的,他根本说不出来。成年人在日常生活中也会碰到这样的情景。比如:我会照着写一个英文单词,但我根本不知道它代表什么意思,也不知道怎么发音,甚至写汉字有时候也是这样,我只知道发音却忘了怎么写。我用电脑打字时对这一点深有体会。用键盘录入“汉字”的时候,我会同时使用“五笔”与“拼音”两种输入法,当我忘记某个“汉字”怎么读的就用五笔输入法;当我忘记怎么写的时候就用拼音输入法。而我照着一篇英文文章打完,也不知道这篇文章讲的是什么。这些情况要么就是“只知道是什么,而不知道该怎么”,要么反过“只知道该怎么,而不知道是什么”——这都属于对某个“对象”认识不全面的表现。

            当我们把对象当成“群体”时,我们需要解决“它是由什么组成,怎么组成?”这样的问题;而当我们把对象当成个体时,还会有“它和别的对象一起又能组成什么?”的问题。所以就算认清了“事物”的本质还不够,因为在人类意识的参与下几乎不存孤立的个体,星座就属于这种意识参与后的对象,还有被暗恋者也是——“被暗恋者”在“暗恋者”的意识中已经与自己建立了某种特殊的关联,她(他)和别人不同了。意识能把更多对象组织在一起,形成某个抽象的对象,认识这些抽象出来的对象同样可以用对象公式建立“对象模型”。基于这样的认识,我认为“它(想要认识的对象)和别的对象一起又能组成什么?”这个问题才是“这个对象”的意义所在——这是对“意义”这一概念的本质,“意义”可以被理解为“它能满足什么需求、能提供什么样的功能”。但“意义”其实是主观的,因人的意识而变化的,比如:一块木头,他的功能既可以用来做家具也可以拿来烧火取暖,这就导致了这个问题的答案无法确定——意识才是造成不确定性的主要原因。以我为例:我小的时候是某个学校某个班级的学生,长大后又是某个公司的员工,后来又是某个企业的领导,结婚后又和别人组成了家庭等等。不难发现,随着时间的增长,我与外部关系就在不断的变化,有些关系会一直存在,有些又会消失。

           因此,想要从客观上完整的认识一个“事物”,是件不可能的事。我们只能建立起一套相对的认知体系,必须承认世间一切对象都存在不确定性。就算把对某个对象已知角度的认识全部考虑进来来,我们对它的认识还是有可能不完整,人们能做的是尽量的建立共识。

    2-2 信息模型

         “对象模型”能解释某个对象,“它是由什么组成,怎么组成?”这样的问题,而解释不了另一个问题:它和别的对象一起又能组成什么?要更全面的了解某个对象,我们需要建立一个更全面的模型——这就是“信息模型”。如果说“对像模型”像是一套观察认识物事的技术;而“信息模型”则象是一套描述记录事物的技术。一个对象的信息模型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称作知识信息,第二部分称作技术信息。

     知识信息,指的是和对象有关的所有信息,其中当然就包括,描述对象本质的“对象模型”和描述对象意义的“外部关系”。由于外部关系的不确定性,如果非要把这些复杂的信息分个类的话,我觉得可以分为两大类:第一类让对象有益信息,第二类让对象有害的信息。比如说,我们知道经常运动身体会更健康;我们也知道长时间看电子显示屏会让眼睛疲劳,知道吸烟会增加患癌症的几率。如果用“熵值”来区分可能更适合:“能让对象熵减少的信息”和“能让对象熵增加的信息”。

    技术信息,指的是“创造”出对象具体操作方法——简称为“技术”。这里我把“创造”这个词打了引号,是想提醒大家,这里所指的“创造”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创造”不仅仅是指创造出了对象有形的状态,比如那些我们看得见,摸得着的真实物品;“创造”也指创造出了对象抽象的形态,比如我告诉你一个故事一个人物,我就在你的大脑中创造了一个抽象的对象,这也属于“创造”。对象公式的两大参数:“组件”和“序”,“技术”指的就是让“组件”摆在当前的方位(也就是实现这样的秩序),可以用到的方法——“技术”用来创造出对象的“秩序”。

           综合起来,“信息模型”包括了两类信息:“知识”与“技术”——“知识”可以让我们认识某个对象,“技术”则可以让我们创造出该对象。我们知道“太阳”由什么组成,甚至知道它经历了什么样的过程才成为了今天这个样子,但我们可能还无法创造出一个太阳。因此,人类拥有“太阳的知识”,但不拥有“太阳的技术”。未来或许人类会拥有创造出恒星的技术,到哪时就会有一门新的学科“宇宙工程学”——这真是一件值得期待的事情!另外,那些无法通过肉眼观察的对象,我们通过数学计算也能创造出抽象的“信息模型”。

    例如:太阳系,银河系。我们都没办法用肉眼到整体的对象形态,但我们却能应用数学工具计算出他们的“信息模型”,通过“信息模型”我们即可知道这个对象是什么,还能创造出“对象模型”。

     “知识信息”和“技术信息”,前者的作用是解释对象,是概念;后者的作用是创造对象,是动作。知识和技术的不同便在这里,技术一定是指能被实施的行为,而知识是在解释这些行为背后的逻辑。

    如果某个对象的这两部分你都了解,那就可以说你拥有了这个对象的全部信息——“信息的功能”是可以复制出相同的对象。正因为信息有如此功能,我们才能高效的创造出相同的物品——2016年全球汽车产量达9497.66万辆;2017年全球第一季智能手机生产数量约3.07亿部。

    分清知识与技术

    这些年,大学生和农民工的能力对比一直有争论,其本质就是“知识”与“技术”之争。我们在学校学习,更多学到的是知识。这是因为,教育就是为了让学生更快的认识更多的事物,老师们就是把各个对象的“信息模型”告诉学生。但是掌握一个对象的技术比掌握一个对象的知识更花时间,因为技术往往需要长时间训练才能熟悉,所以我们在学校把更多的时间用在了认识对象的“知识”这部分信息上。农民工们则是在认识对象的“技术”上花的时间更多,他们通过大量的练习,因此“创造”的能力才比大学生们更强,但他们中多数人解释不了“为什么用这种技术?”——知识和技术,本就是认识对象的两种手段。懂知识不会技术的人,仅知道对象是什么,却不会创造出它;而会技术不懂知识的人,会创造出它,却不知道它是什么,甚至不知道它有什么具体的作用。这本来就是两种不同的能力。把两种不同的能力放在一起作对比,就像把一个人的语文成绩和另一个人的数学成绩拿来对比;把画家画画的能力和作家写作的能力拿来对比一样,根本没有意义。

    但是有一点必须承认,从“知识信息”中可以发展出“技术信息”;从“技术信息”中也可以归纳出“知识信息”——这两种方式都是在完善我们对某个对象的信息。当前的大学生们感到沮丧的是,他们学了如此多的知识却竞争不过比他们低学历更低的人。他们以为只有了解对象的“知识”才叫学习,没把“技术”也当成认识对象的方式。另外“学历”也只是证明你在学校学过多久的知识,而知识不是只有在学校才能学到,低学历仅仅指他们在学校学习的时间不多,不代表他们在实践中就不能掌握这些对象的知识与技术,从而自己建立起对象的“信息模型”,这种自建的认识体系往往比通过传授获得的认识更为深刻。因此,最大的认识误区就是“以为只有在学校中学习才叫学习”。别忘了,我们人类自己拥有的许多技术,就是从别的物种哪里学来的,甚至许多技术人类至今也搞不清楚,比如“基因”拥有着“创造生命的技术”。

    反过来,那些因为大学生毕业时找不到工作,便产生了“读书无用论”的认识,这种认识误区更大。这些人认为“技术”才最重要,认为讲道理的人只会“夸夸其谈”不务实。但是如果只懂“怎么做”的技术,而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那就不可能实现技术的进步。按照事先定好的步骤去完成一件事情,是非常简单的技能,这就是为什么做这些事不需要很高的学历。可是如果现在根本没有人告诉我们这步骤,我们就只能依靠“知识”来制定出一套步骤。拥有技术的人之所以可以炫耀自己的成功,本质上是因为只有通过技术才能实现创造,这就导致只有通过技术才可以赚到钱。也许你认为这不对,靠知识也能赚钱,比如:老师、作家、知识付费的软件等。其实这种理解并不对——老师得用语言技术把知识讲出来才能赚到钱,语言是一种传输信息的技术;作家得靠写作的技术写出文章来才能赚到钱;知识付费的软件也是靠计算机技术才能赚到钱。

    所以,我们一定要把知识和技术分清楚,这样能帮助你更清楚的认识自己。在我看来,我们身边大多数人其实分不清楚自己是有知识还是只有拥有技术。有些人以为在学校学到的知识就算全部可以用一辈子,进到企业后又以为熟练掌握了技术就可以过上舒适的生活。当世界已经更新了某项知识的时候他们未曾注意,当新知识发展出的新技术来临的时候,他们才感觉将被时代抛弃。现在你认识到了两者的区别和关系,我相信当你真正理解之后,便有了驱动终身学习的动力。

    2-3 认知更新

    有了知道和技术,我们知道是什么,也知道该怎么,但通常还会问一个“为什么?”,这个“为什么”可以让我们有动机去认识更深层次的“是什么”——获得新的知识。什么是“更深层次的是什么”?器官是由细胞组成,细胞是由分子组成,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细胞对于器官来说就是“更深一层的是什么”,分子对于细胞来说又是“更深一层的是什么”。动物是由器官组成的,你也可以说动物是由细胞组成的,是由分子组成的。让我们有动机去认识“更深层次的是什么”,就是靠问“为什么?”。不管你会产生“为什么会是这样的组成部分?为什么要摆成这样的方位?又为什么会存在这样的功能?”,问“为什么”都会让你产生“我好象还不完全知道她是什么?”的疑问。你会觉得需要重新认识这个对象,这就是动机——这就开启了“更新认知”的过程。

    比如:我的女儿第一次看到鸟的时候会问我:“爸爸!那是什么?”。其实这个时候我女儿已经获得了那只鸟“成分与结构”的信息,她能看到那只鸟有“头、翅膀、眼睛、身体”这三个部位;也看到鸟能从地上飞上天,因此也知道鸟有会飞的功能。这时候我回答她说“那是一种鸟。”我这样的回答,其实只是告诉了她这个对象的名称和发音。如果她不去想“为什么?鸟会飞。”那她对鸟的认识也就仅到这一步为止,除非有一天她突然想要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她才有动机去进一步的认识“鸟是什么”,而且这进一步认识“是什么”的过程和她第一次认识鸟的过程一样。不同的是,这一次不再是认识“头、翅膀、眼睛、身体”的部分,而是把“头、翅膀、眼睛、身体”再分解成更进深一层的部分,也就是器官层。如果她认识了这一层后,发现还是不能回答为什么,那她还会继续去认识细胞这一层,直到她认为她得到了那个正确的答案。

    既然人们对事物的认识会升级,我们又不能保证这次升级是否是最后一次,那么我们就必须承认,人类已知的知识存在边界——知识有边界,这个边界是保证“做对事”的前提条件。如果一个生物学的原理建立在对器官的认识层面上,那么在更深一层的细胞这一层上,这个原理很可能就会出错。理解这一点非常重要,如果两个人有认知层面上的不同,那么这两个人在行为方法上就会不同,甚至这样的不同上升成矛盾后会导致严重的后果。这是因为,人们对事物的认知更新靠的是信息的传输,而传输和理解这些信息又需要时间,所以人们对事物的认知更新就存在时间的差异,这种认知同步需要的时间甚至会长达上百年。由于存在同步时间慢的情况,这个世界上就存在着各种基于认知不同而产生的矛盾。我认为这是导致近现代两次世界大战最根本的原因。

    我和太太在生活中会对一些事情和行为产生不同意见,甚至还会因此吵起来。比如:女儿生病了,她去看中医,而我对中医一向比较谨慎。原因其实很简单,用之前的内容解释,中医只是“知道了该怎么”,并没讲清楚“是什么”,所以中医提供的信息不完善;西医虽然不一定正确的知道“该怎么”,但总能清楚说“是什么”,这样就让人容易产生信任的感觉。再比如:太太要求女儿的房间要保持整洁,做事要讲规矩,当然这都是可以的。我却觉得对小孩不能太强制性灌输成年人的规矩,对成长也许不是什么好事,家里太整洁了会扼杀她的创造力,我更在意引导她自己找到规律,思考为什么需要制定这样的规矩。所以我在管理女儿的行为上就要放松得多,只要不是威胁到生命的事,都会让她多尝试。如此一来我和太太就产生了太多的分歧,在这方面很容易产生矛盾,不利于夫妻感情,其实这种争论往往没有对错,因为这背后的原因是我俩认知层次不同,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看事情的角度不同。有人可能觉得就算这样又如何,争论的问题不还是没有解决吗!其实我想说的是,当我们懂得这背后的原因,那就能获得一个了不起的能力——你能更好的理解别人。

    2-4 多维系统模型

           所有的对象,都可以被称为某种系统:原子是一个系统、分子是系统、细胞是系统、生命的器官是系统;天气是系统、生态是系统;汽车是系统、铅笔是系统、衣物全都是系统;语言是系统、文章是系统、影像是系统、规章制度更是系统;个人是系统、家庭是系统、学校是系统、班级是系统、企业是系统、国家是系统、地球是系统、太阳系、银河系也是系统、宇宙也应该是个系统。

           系统总是由更多别的东西聚在一起,形成的某种秩序。系统总在不停的变化,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所有系统都有一个默认的变化方向:由“整齐有序”向“杂乱无章”的方向变化——学界称“熵增原理”,整齐有序=低熵,杂乱无章=高熵。因此,系统初始化的变化方向就是:“熵”由低向高的变化。而这便是产生所有问题的第一因——一切事物背后的“为什么”都归结于这一默认设置。

           当系统想要维持自身的运转,就需要从外部获得资源。维持运转=维持低熵的状态。为了维持这样的状态,所有的系统都得去寻找资源,而资源这个东西天生就都是有限的。所以,想要资源,除了争夺别无它法。因此,系统要么组织起别的系统建立一个更大的系统去寻找资源;要么加入到别的系统中去寻找资源。在生活中,第一种叫当领导、叫创业;第二种叫打工。

           系统之所以需要组建成一个更大的系统,是因为只有更大的系统,争到资源的几率才更大。因此,大的系统更需要那些能提高它争夺资源效率的小系统。反之,小系统只有帮大系统更高效的争夺资源,才有在大系统中存在的意义——而这也是所有系统存在意义。总的来说,这个世界的基本规律一点也不复杂,真正复杂的是人看事物的角度。如果想用一个原理来解释世间万象背后的原因,那么“熵增原理”就是答案。当你迷茫的时候;不知道下一秒该做什么的时候;无法判断对错的时候;无法理解为什么的时候  …… “熵增原理”都能帮你找出正确的答案。

          基于这样的视角,我想再分享一个模型——多维系统模型。

          我在一开始就把世界分成了三种:一号世界——真实世界;二号世界——信息世界:三号世界——意识世界,还解释了三个世界之间的关系。多维系统模型,就是根据三个世界的关系演变而来。

          一般我们认为能维持“秩序”持续稳定的就是“系统”,所以“系统”也是“秩序”的另一种称呼。明白了“系统”的概念之后。我需要再次重述一下“熵增原理”的内容,虽然之前我已经重复了多次,如此重要的规则,必须强调三次以上!——在一个封闭系统中,熵只会增加。也就是说在没有任何外部因素作用下,我们这个宇宙中的所有对象的熵值只会越来越大,向着热寂的方向不断前进。对于这一点,我们之前也已经理解过了无数次。这个原理虽然只告诉了我们这一个方向——“熵”由“低到高”是一个自动化的过程。但我们也能推测出另一个方向——“熵”由“高到低”是一个非自动化的过程。这就意味着,如果某个系统的熵值在变低,那一定是因为存在着另一个外部系统让它的熵值在变低,这个外部系统是导致该系统熵值变低的“因”。

          以汽车为例:“汽车”当然就是一个熵值低的“系统”。“汽车”未被制造出来之前是一堆熵值相对较高的零件,是工厂把这些零件按一定秩序“聚(熵值降低)”在一起形成了汽车。工厂就是那个使熵值变低的外部系统。现在有“工厂”和“汽车”两个系统,两个系统内有各自的行为,汽车系统激活后的行为是移动,这样的行为导致汽车这个系统的熵会升高。工厂系统的行为是生产,这样的行为使汽车这个系统的熵降低——工厂不仅可以生产汽车,可以不停的给汽车更换零件,每个汽车系统都可以恢复到最初的低熵状态。再举一个例子:手机是一个熵值低的“系统”,它也是由一堆熵值高的零件聚在一起(熵值变低)开成的手机。同样,手机工厂就是那个使熵值变低的外部系统。根据这样的方式,我们可以举出许许多多类似的例子。

          我把类似工厂这样的,可以降低熵的系统称之为“母系统”用M来代表;类似汽车这样的,升高熵的系统称之为“子系统”——“子系统”用S来代示。地球和太阳又是地球上所有生命的“母系统”,生命则是由她创造出来的“子系统”。同时,生命又是别的东西的“母系统”,特别是人,创造了许许多多的“子系统”。

          既然如此,宇宙目前还处在由低熵到高熵的执行过程中,那么当我把这套逻辑应用到宇宙这个系统上的时候,得到的结论就是:宇宙之外一定存在着另一个“母系统”,宗教人士称这个母系统为“神”或“上帝”。发现了吗——“母系统”是属于“真实世界”中的一员,而“子系统”则是“信息世界”中的一员。

          我的假设是:“力和热”是“子系统”运转时需要用到的能源或技术,我猜“暗能量”恐怕也是类似的东西。就好像工厂生产汽车、手机需要用胶水、螺丝钉这些技术把零件固定在具体的位置上一样,而运行汽车、手机需要的是燃油、润滑油和电。我用这样的方式帮助你理解,并不说用来打比方的例子就一定是事实。真正要认识到的是,“母系统”是能将“子系统”创造出来的那个“高维度主体”。分清楚这一点才能继续理解后面的内容。两个系统的关系是“母系统M”是因,“子系统S”是果。

            接下来说第二点:系统内部成员的。汽车和手机这类系统的成员,我们称之为零件,它们是构成系统的载体。

          我们假设汽车系统中的某个零件,比如“螺丝钉”。我们假如它存在意识,那么当它在思考自己为什么是螺丝钉的时候,其实这个答案存在于生产它的“母系统”也就是工厂那里。这是“母系统”才能回答的问题。所以这种思考本质上是,“螺丝钉”想去了解“工厂”的生产技术,对于“母系统工厂”来说这个答案属于技术问题,而对于“螺丝钉”来说则变成了哲学问题。我们人类也如“螺丝钉”般,常会思考:自己为什么会存在?这只是“螺丝钉”想要了解的一个方向。

          另一个方向的问题是,“螺丝钉”还会思考,自己组成的这个系统——汽车系统是什么?这个系统的行为是如何发生的?这个问题对于“螺丝钉”来说就是想了解“子系统S”的技术。“螺丝钉”想要知道这些,不需要从“母系统”那里获取答案,只需要观察分析自己所在这个系统中的其它成员,研究这些成员之间的因果关系就能得到答案,具体的方法就是:观察、试验、反馈、分类等,这其实就是科学。通过这样的方法,“螺丝钉”会慢慢认识整个汽车系统,它会知道组成这个汽车系统的每个成员(包括它自己)为什么要摆在哪个位置。最后,当“螺丝钉”明白了自己所处汽车系统的全部之后,或许能总结出“母系统”生产汽车系统的技术,它可以利用这些技术让自己系统的熵值一直维持在一个低值。

          两个方向最终都可以回答“自己存在意义”的问题,只是答案可能不同。从“母系统”哪里得到的答案应该是“母系统为了满足自己的需求而创造了子系统”,“子系统”是可以被替换的技术——自动驾驶汽车技术到来的时候,类似“方向盘”这些零件,在新的汽车系统中就没有了存在的意义。而从“子系统”哪里得到的答案是,你是它的一部分,是不能被替换的东西。这便是系统内成员的逻辑,当宇宙就是那个汽车系统,而我们就是“螺丝钉”的时候,我们在思考“宇宙为什么是这个样子的时候?”就如同,螺丝钉思考“为什么汽车是这个样子”一样。

          因此,探索这类问题的答案,本质上是想了解“神或上帝这个母系统”的生产技术,在这条路上使用的方法是哲学和佛学。而另一条研究分析自己所处系统的运转规则与技术之路,使用方法是科学。两者探索清楚的领域都是这两个系统包含的知识,即然目标都相同,因此有时候就会总结得出相同的结论。这也是为什么某些人会感觉宗教的某些观点最后好像总被科学所证实。

          这套思维和我在前言中提出的:“人类一直以来都是想从“真实世界”那里获取到知识!” 的逻辑一模一样,只是换了一种说法,而套用“系统模型”更便于我们理解和应用。想想看,对于人类所创造的事物而言,人类便是属于“真实世界”,事物则是属于“信息世界”或“意识世界”。采用“系统模型”能更好的分析出聚焦问题产生的位置。比如:在一个组织中,有些人属于“母系统”的一员,有些人则属于“子系统”的一员,“母系统”的成员拥有编辑规则的权限,“子系统”的成员拥有执行规则的权限;“母系统”是指挥员、是工程师、是产品经理、是管理者、是领导,“子系统”是兵、是施工人员、是执行任务的人。

          当出现问题的时候,如果是“子系统”的问题,那就由“子系统”的成员自己解决;如果是“母系统”的问题,只有“母系统”的成员才能解决这个问题,“子系统”想要解决问题,只能先获得编辑规则的权限,否则讨论再多都是浪费时间。历史上每次改朝换代,便是“母系统”出了问题,属于“子系统”的人知道只有掌握修改规则的实权,才能解决这些问题。

          然而,世间很少存在单一身份的母系统和子系统。还拿改朝换代来举例:历史上的权利组织,也知道,某些时候是自己这个“母系统”存在的问题,然而有些问题的原因,又是因为“上天”这个更高系统所造成的问题,例如:天灾。系统总是存在双重身份,我们只有搞清楚,问题出在哪一级系统的范围内,才能判断出,是否能在自己的控制下去解决。当面对无能为力的事实的时候,我们只能作好接受它的准备!

          总结一下,我认为,世界不存在一个孤立且有秩序的系统,这一点是“熵增原理”打下的坚实基础。我把“母系统”称为高维系统,“子系统”称为低维系统,这些系统内存在各自的规则、成员、行为、流程、技术,总之它们本质上都是某种“秩序”。在系统模型中,高维系统成员的技术,对于低维系统成员来说属于某种知识。我认为当低维系统成员完全掌握了低维系统技术的时候,他们则有可能升级成高维成员。鉴于维度很可能是叠加在一起的,就如同:程序员和所开发的软件系统处于同一时间段内。所以这些系统应该同时存在并运转着。

          这套思维逻辑便是我的世界观,是我认知事物的模型。成员属于系统,系统有运转的规则,成员的行为受规则约束,行为导致现象的发生,现象变成可观察的形态等等。在实际应用中,不管哪个对象总是某个系统中的成员,那么相应的就会产生以下这些问题:

    它在一个什么系统之中?母系统还是子系统?

    这个系统的运转的规则是什么?

    它的母系统是什么?

    它所处系统的秩序是什么?

    它在这个秩序中又处于什么方位?

    它和成员的行为受规则约束,导致的结果形成了什么样的现象?

          理清这些逻辑的过程,就是对它认知的不断升级。当然根据对象的不同,这些问题不可能被全部回答。只是当你从某处得到某个答案的时候,明白这个答案这意味着什么。人的一生很短,我既明白自己是“螺丝钉”,也知道自己处于系统的位置,那么我就应该去努力成为一个更好的“螺丝钉”。但这只是小目标,更大的目标是去认识所处的整个系统,到时候我就不再是“子系统”的成员“螺丝钉”,而是成为“母系统”的成员。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三号世界 第二章 认识篇-观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akrn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