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一切学习的向导
学习,应该以学习者心中的问题为中心,让问题引导我们去探求答案。问题的提出,需要基于已有的知识体系,并通过问题将新、旧知识串联起来
深度学习体系:提问,解码,操练,融合。
一. 提问——将我们引向深度学习的起点
我们来看看不经提问的学习方式是什么样的
1. 订立学习计划
学习计划可能经过缜密的安排,也可能比较随意。很多人会为自己订立这样的学习计划:
「下星期,我要看完《心理学与生活》这本书。」
「这个月的任务是系统了解一下行为经济学。」
「这几天准备把网易公开课的《公正》撸一遍。」
2. 实施学习
从头至尾地阅读一本书或者观看一门课程,把其中认为比较重要的点摘取出来,并且记成笔记,堆放在Evernote里。
3. 回顾和整理
把Evernote中的笔记进行一番整理,比如分组和赋予标签;或者画成一张思维导图,把书中的知识要点以一个整体的形式再现出来。
能做到以上三步的已然是比较优秀的学习者了,但是,你有没有发现,其实整个过程中,学习者扮演的只是一个「吸纳者」或者「搬运者」的角色,他们把外部载体中的某个确定的知识集合经过一定的消化和组织后搬运到了自己的头脑中,所有的学习行动都是以这个特定的集合为中心。知识(通常是那些被认为很权威的知识)传递过程的精确性、完整性至关重要,而学习者自身的心智,包括他原有的知识体系、方法、观念乃至困惑,可以暂时搁置起来。
也许在很多人看来,这种想法和做法没有什么不对。那么我们不妨问这样几个问题:
1. 你为什么要看《心理学与生活》?为什么要看《公正》?为什么要学行为经济学?
——是不是它们很时髦,大家都在看?是不是因为朋友或者老师的推荐?又或者,不知道为什么,只是觉得可能对我有点用?
2. 在你划线或者记笔记的时候,你是依凭什么来判断哪些值得记、哪些不值得记的?
——是不是无法给出一个特定的标准,很多时候只是凭感觉?是不是有时候觉得可记的太多,认真一点的话半本书都能给抄下来,有时候又觉得无处下手?
3. 在你为你的笔记做完了所有的整理工作,或者画出一张完备的思维导图以后,你真的觉得一切都完成了吗?
——是不是觉得我记下的这些东西,只是存放在那里,我依旧不知道怎么用?是不是觉得,我只是又积累了好多「资料」,然后安慰自己说,未来的某一天我总会用上它们?
原来我一直是吸纳者/搬运者,在这样的学习过程里,我自己原有的知识体系,方法,观念,困惑都没有调动起来,这种「传递—接受」的学习模式,被称为「直接传递模式」,没有问题引导,学习后只得到一盘知识的散沙,没有实际意义。
这些疑问对于教育心理学家来说已经司空见惯,他们一直在研究和反思这类学习模式——它被称为「直接传递模式」,即认为学习的过程就是简单、线性的「传递—接受」的过程,学习的目标只是用静态的知识把头脑装满(《变构模型——学习研究的新路径》)。他们认为,更合理的模式应该是「建构主义」的模式,即学习者的知识不是简单地吸收而来,而是主动地建构而来,学习者必须充分地调用他们的已有知识,在一个主动性目标的指引下,在一个丰富的情境中,去探索甚至撞击那些新接触到的知识,在经过一系列复杂的交互之后,把这些知识纳入到原有的知识体系中,而问题就充当这种指引作用,基于现在已掌握的知识,经过不断提问和回答,最终拓宽现有的知识。
所以在我们学习的过程中,可以经常去思考以下四个问题
1. 针对当前的学习材料,我已具备了哪些相关的知识?
2. 针对当前的学习材料,我又学到了哪些新的知识?这些知识对原有知识构成了何种补充或者挑战?
3. 针对当前的学习材料,还有哪些未知的东西,且这些东西我通过简单的探索就可以了解?
4. 针对当前的学习材料,还有哪些未知的东西,无法轻易地获得解答,同时又有价值成为我长期去探索的问题?
当然我们也可能会有很多其他问题,那么什么样的问题能刺激我们不断建构知识呢?
长时程问题,即提出一个现实场景下的、可能具有开放性解答的问题,而非一个纯理论的或者封闭性的问题。例如,探究读书方法,如果问「速读是不是一种好的读书方法?」,那么一旦得出「好」或者「不好」的结论,这个问题就可以关闭了;而如果我们问:「读书时应如何选择和调整阅读的速度?」,那么就可以比较容易地探究下去。
二. 解码——决定了我们对知识掌握的效果
所谓学习,广度不够使人闭塞,深度不够只得皮毛,是否善于对资料解码决定了我们对知识掌握的效果,而且我们常需要面对各种各样全新的信息内容,如果不经解码,则不可能使其与我们原有的知识体系相整合。对信息材料的解码,其实就是内在知识重新建构的过程,也是一个创造性的过程。
那么,什么是解码?解码就是理解吗?
不,解码比理解的层级更高,理解通常只涉及对字面意义的解读,无需做太深入的思考,并且理解应遵从本意。而解码则是一个更为主动和主观的过程,不同的解读者对同一材料的解码可能是完全不一样的,就像看同一部电影,不同的人能读出不同的意味。我们心中有什么样的问题,其实也决定了我们观察的视角,从而就可能做出不同的解码。解码虽无一定之规,却还是有高下深浅之分。
基本的解码方法,主要就下面三个层次:
1. 它说了什么?(它原本就要传达的信息和知识)
2. 它是什么?(对文本的反思,以审视的目光对文本进行评价和定性)
3. 它是怎么实现的?(对形式和构成的洞察,研究写作、表达的手法)
那么深层次的解码方法是什么?怎么成为解码高手呢?这非常不容易,作者也仅给出三项观察和思考的途径,以供参考:
1.不要只去寻找结论,还要去寻找过程
2.不要只去做归纳,还要去做延展
要注意,归纳,其实是信息的减损。必要的时候,我们也要进行延展。
3.不要只去比较相似,还要去比较不同
相似意味着安全,意味着我们原有的认识无需更改和校正,导致知识系统无法
适应性地扩展,所以我们更应关注不同,因为它们更富有启发性。
三. 操练——使我们在实际生活中真正应用所学知识
掌握了多少知识,取决于你能调用多少知识及其关联,而勤加操练能够帮助我们成功进行调用。一个人头脑中存储的知识可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程序型的知识,我们可以通过技能的训练不断地强化和完善。
可对于陈述性的知识,我们自学时应如何进行练习呢?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需要解决以下两个问题:
1. 操练的意识。明白操练的重要性,懂得主动和积极地进行知识操练。
2. 操练的方法。知道选取合适的方法对自己所钻研的领域进行操练。
这两个问题解决后,作者提出一项重要理念:把知识当做一种技能来学习。在此理念之下,至少可以尝试以下三种知识操练的方法:
1.写作式操练
写作是对信息进行输出的过程,是一种典型的知识重构活动,此外,写作能够获得反馈,及时改正错漏。
2.游戏式操练
就是构造一个现实中并不存在的假想情景,然后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设想事物在这个情景中的变化。例如《生活大爆炸》中的问题:在一个犀牛被当宠物养的世界中,谁将赢得第二次世界大战?
3.设计式操练
调用已有的知识,通过设计某一种解决方案,来解决特定的问题。
四. 融合——在所学的知识之间创造关联
以前我自己的知识体系就是树形结构,每一片叶子都是分散而独立的,叶子与叶子之间不存在联通。但现实中的问题,它们的发生和解决,往往需要同时调用不同枝丫上的叶子,因此知识融合非常关键。
那么如何将原本独立或者疏远的知识加以融合呢?
1.迁移
某个领域中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否可以迁移到另外一个领域,比如学画的经验就可以迁移到学习编程的过程中。
2.印证
不同领域中解决问题的过程,可以印证某个普遍规律。比如潜意识在思维中的作用,数学领域和戏剧领域就可以相互印证
3.互补
我们可以对同一个议题,找到不同视角下的论述并综合在一起,得到对这一议题比较全面和深入的认识。
求知有三个层次:信息、知识和技能,只有最后能够作用于现实的学习,才是唯一有效的学习。
当我们的时间被智能手机切割的七零八碎的时候,当大量的信息每天如潮水般向我们涌来的时候,人和人求知的层次有了明显的划分。大部分人吸收的是信息,还有一大部分学习到的是知识,少数的高手学习到的是技能。
1.好的学习者,在学习中会简化外界的信息,简化自己的信息,培养简化表达的能力,在写作的时候,删掉不必要的信息,适当的简洁。
2.好的学习者不做信息的搬运工,不会一味的收藏,而是应该对知识进行思考,评价他们的意义,甚至以学习高手的标准要求自己,对信息进行拆解,分析,研究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文章采用了什么手法
3.学会提问,比如:“我为什么要看这本书”“我记下来了很多干货,这些干货可以怎么应用于我的生活中”“读了这本书,我又学习到了哪些知识”“这些知识是否可以补充完善我原有的知识结构”“我现在学习的知识和我原来学习的这方面知识,有哪些不同”
4.专注深度学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