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笔之前,我犹豫了很久。
我不知道我能不能为这本书写出点文字来。因为越是触动人心的,你会发现你越是不知道如何去找个出口来表达你那奔腾在心里的复杂情绪。
我喜欢这本书,多于喜欢作者的另一本书《追风筝的人》。这是美籍阿富汗裔作家卡勒德·胡塞尼第三部小说,2013年5月21日在美国首发,出版5个月,销量就突破300万册。荣获美国亚马逊书店2013年上半年最佳图书、美国独立书店排行第一、巴诺书店(Barnes & Noble)畅销榜首、书店店员首选推荐上半年度最佳小说、美国国家公共电台(NPR)夏季最佳图书、ABC《早安美国》读书俱乐部夏季最佳图书。
整部小说一共九章,我用了九天看完。每一章,都是一个人的一生,暗藏着现实中对爱情,对亲情的各种压抑的思考。那些文字,就像作者精心编制的网,把读者的心密密的扎到情节里。
整本书的基调很沉重。种种的背叛,压抑,生活中的各种疼痛,痛苦,挣扎和病痛,书中的主人公们大多在这些前面都显无能为力,只能听从命运的安排。这不仅仅是阿富汗人用苦痛的生命所编制出来的歌,在另一个世界读着这些故事的人,也都能从中看到自己的影子。他们以丑陋卑微不堪入目的形象出现。这黑暗的一面却比所谓的光明更能直抵你心。
其实胡塞尼的本意应该不是这样的。他想表达困境之中那些闪光的一面。虽然,另一面写着各种的恶,但是恶却不能磨灭爱。如爱情,亲情,思家之情。他用细致入微且诗意的语言去探查人物的灵魂,让人读后甜蜜和苦涩层层夹杂。
贫困的父亲把可爱女儿帕丽卖给了有钱的贵族家庭,却给深爱着她的哥哥阿卜杜拉和帕丽带来一场可能永生难以挽回的骨肉分离,而这一切,都只是源于作为一个父亲需要足够的钱养育刚刚出生的小儿子责任和无奈,哪怕他为此而承受了一生的自责。长相普通继母一直心中却藏着一个大秘密,她毁掉并放弃了她的姐姐,那个年轻时与父亲相爱的,漂亮的,聪慧的,像仙女一样的姐姐。但是她却一直一直的深爱着父亲,即便只是那么谦卑的,无望的爱着。继母的哥哥在一家贵族家里打工,他痛苦的发现自己爱上了女主人,甚至为此,牵线塔桥的把帕丽带到她的身边。然而,男主人忽如其来的大病,让女主人离开了家庭,带走了帕丽,去了遥远的法国。而他,最终去选择了一年又一年的留在男主人的身旁,照顾着他,一直照顾了45年,经历了各种战争动乱之痛。还有那个大毒枭,世人都叫他毒王,但是他却曾是儿子眼中的英雄。用自己的力量去层层包裹住儿子的生活,让他只看到光明,如果不是一些意外缝隙的出现,也许,他就一直是儿子最为完美的父亲。还有无法正视自己的情感,留下自己年迈的母亲,离家背井的医生,却在战乱的阿富汗,救助了很多人,最终获得的心灵的救赎。层层叠叠的人生,交织在一起,就像一个个阿富汗人的一生的缩影,无论是留在阿富汗的居民,还是在异国他乡努力生活的阿富汗人,甚至来到这个地方的外地人,每个人身后都带着一个沉重的十字架。这个在战火纷飞,动乱不安,始终笼罩着悲伤的国度,即便过了很多年代,还是写满了各种苦痛。而也正是这种复杂动乱贫困压抑的社会场景,人性的点点美好就如天幕中的星辰一样,装饰着这个本来漆黑一片,黯然无光,没有生机的世间。胡塞尼对人物故事的构造设计无疑是非常成功的。到了最后,以一个梦中的场景收尾,年幼的哥哥和妹妹在明媚的午后,躺在一片高草中,置身于苹果树荫下。一树花开,满枝吐焰。那是曾经的幸福,永远都没有消逝过的亲情。那是另一个国度,另一种光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