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老鼠
最初发现有老鼠是在几天前。
在阳台走动时听到花草后面细细沙沙的声音,继而看到一只老鼠在草丛里窜。
之后就时不时地在阳台上察觉到老鼠出没的动静,尤其是天黑以后。
于是当我看到小朋友们在天黑以后到阳台玩的时候,就对他们说:“天黑之后不要到阳台这里玩,进屋去。”
儿子问:“为什么呢?”
我说:“不要问为什么,照做就行。”我不想把发现老鼠的事情告诉孩子们,免得他们过度担心。
儿子说:“肯定有什么问题,很可疑。”他最近在听福尔摩斯侦探故事,探究欲很强。
实际上天黑以后我在阳台上也小心翼翼的,生怕碰到老鼠。
其实老鼠是怕人的,而很多人也怕老鼠。所以只要两者不狭路相逢,一般就是相互躲避,相安无事。
我和儿子睡觉的房间与阳台之间还有一个后厅。每天晚上,我要穿过后厅把毛巾和洗完的内裤晾在阳台上。
老鼠进犯
几天之后的一个晚上(确切地说,是清晨),我在半睡半醒之中听到了东西响动的声音。
响了几次之后,我估摸着应该是老鼠弄出来的动静,响动的位置应该在后厅,不在我们房间。
于是我没有管它,就在这断断续续的响动声音之中继续睡觉。
不知过了多久,我忽然在迷迷糊糊中听到了一种很不一样的声音:
与之前细细沙沙、哒哒哒等物品翻动的声音不同,这一次是“隆隆隆隆”的软物触碰的响声;
频率也不一样,快速地“隆隆隆隆”响一会,停下,又快速地“隆隆隆隆”响起来;
最关键的是——声音的大小也不一样,也就是说——这一次的响声很近!
我心里一惊:这货跑到床上来了!
我猛地一睁眼,借着微弱的亮光,立马瞥见了枕头左边有一只足有一尺长的老鼠在窜动!
我吓得一股脑坐了起来,老鼠霎时不见踪影。
此时儿子在我右边依然熟睡,对刚刚发生的事情浑然不觉。
我下床穿好衣服,已毫无睡意。看了看手机,已过六点半。
娟儿起床后,我过去跟她说,这个房间我们睡不了了,有老鼠。
记得儿子的小姨说过,她小时候曾经有老鼠爬到脸上,咬破了嘴角。好可怕。
抓老鼠
白天的时候,开始了全家总动员抓老鼠。没错,是抓老鼠。
当老陈和陈太太拿着家伙、堵着门洞说要抓老鼠的时候,我感到有点诧异。
在我的概念中,人是很难抓到老鼠的。你想,老鼠这么小,行动迅速,人显得多么笨拙。而且把老鼠逼急了搞不好还会咬人。
记得我小时候,曾经有邻居把屋子门窗关起来打老鼠,结果被老鼠咬了脚趾头。所以对于抓老鼠这个事情,我有心理阴影。
在我看来,对付老鼠的合理方法如下:
- 放置老鼠粘胶
这个方法很好操作。
几年前我的房子也出现老鼠,我在网上买了几张粘胶,放置在老鼠经常出没的地方,然后老鼠就被粘住了。
不用管老鼠的死活,只需把粘胶合上,然后扔掉即可。老鼠在粘胶里会被活活饿死。 - 捕鼠笼
这个方法没有粘胶那么好,因为处理抓到的老鼠有点麻烦,因为老鼠是活的,而笼子又不大方便直接扔掉。
在大学里用过这个方法,那时候估计还没有粘胶这种东西。找寝室管楼阿姨借来笼子,抓到老鼠后交由管楼阿姨处理。 - 鼠药
这个方法没有用过。有小孩和宠物误食的风险,且有环境污染。
一般城市里有的小区会统一投放。 - 养猫
这个方法似乎仅适合乡下农村,且现在养猫抓老鼠也越来越少了。 - 老鼠夹
这个方法现在似乎很少用了。我小时候家里用的多。
无论如何,以上列举的种种方法,在我看来,都比人徒手抓要强。
言归正传,全家折腾一阵之后,依然没有把老鼠堵住,被它溜了。
倒是把房间和后厅里里外外都打扫了一遍,干净清爽了不少。
我觉得,把房子打扫一遍之后,老鼠应该会觉得活动场所发生变化了,就暂时不敢来了。
然而好景不长,一两天之后,我又在房间里听到老鼠在后厅里弄东西的响声和它的叫声。
房间和后厅之间有一道玻璃门。我也只能紧闭玻璃门,阻止老鼠进入房间,就阿弥陀佛了。
(本文所述内容为真人真事,人名均为化名。)
本文创建于2020年3月1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