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8183732/d304a5c9db5090ba.png)
一篇2020年的旧文。正与病毒你死我活,精力不济,便将此文略加修改,拿来凑个热闹。
2023年是这样来的:趁着一部分“阳“人正在与病毒彻夜缠斗,趁着另一部分人还在津津有味地看重磅消息或者互相祝福,趁着极少数人正在盘算进一步制造热点割韭菜,她一脸坏笑,轻手轻脚地潜入千家万户,悄悄放下属于每个人的365天时间,然后嘀哒嘀哒飞奔而去。你一觉醒来,无论是否感到快乐和万事如意,新的一年已经短斤缺两,至少有好几个小时变成了“过去”。
非正常年月忽略不计,在我看来,已经完全成为”去年“的2022年就是这样过去的。2022年之前的很多”去年“也是这样过去的。
在过去很多个“新年即将到来之际“,我都会兴奋不已,摩拳擦掌,下定决心从头开始。28岁那年12月,我决定改变自己,在新的一年好好读书,并且从元旦开始每天写读书笔记。至今仍很奇怪,为什么不从12月或者6月开始好好读书写读书笔记呢,莫非读书还要择一个吉日?
原来我和大多数人一样,对过得不怎么样的当下已经无所谓了,今天就算了,反正都这样了,我们还有明天,还有下周,还有下个月,还有明年——尤其是充满未知的明年。从明天开始!从下周开始!从下个月开始!从新的一年开始!例如,从2020年开始!当你蓦然回首,却发现还没等开始,2024年又开始了。
回到28岁那年,我不说你也明白,在又一个新年即将到来之际,我发现专门用来写读书笔记的本子大半都是空白,为什么空白,为什么那天会”忘了“写读书笔记,居然想不起来。听人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我又痛下决心:背唐诗。想想看,凭我的记忆,不用多了,每天花一个小时背一首诗,一年下来,除去零头,就是整整一本《唐诗三百首》啊。我还学过英语,30岁生日那天下的决心。很狂热,心想每天学一个单词,10年呢?20年呢?我认为我50岁时完全可以当翻译。——事实证明我还是想多了。
一次次失败,似乎说明我这人没毅力,少恒心。这样说对了一部分。还有个原因很容易被忽视,那就是“来日方长“。我们把读书的时间用于打游戏,该学英语时跑去跟朋友喝夜啤酒,喝完酒再K歌 ,因为有来日,就显得情有可原,名正言顺。而那时年轻,最不缺的就是”来日“。
过去说时间就是生命,很对,但略嫌抽象,我们每过一天,绝不会具体地感到生命减少了24小时,从而无比珍惜逝去的分分秒秒。时下说时间就是金钱,很形象,更直白了。按中国人的平均寿命72岁计,2万6千多天,换算成分,就是3千7百多万;如果论秒,更不得了,差点23个亿!每个人一出生就是亿万富翁,可以挥金如土。每天用几个小时打游戏喝酒K歌吹牛打屁,花的是零钱,小意思。逝者如斯,不舍昼夜,没有人发现自己的财富正嘀哒嘀哒地飞快地缩水。年轻时本钱雄厚,所谓今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等发现囊中羞涩,无论怎样省吃俭用也对付不了多久时,为时已经晚也。
老年人晚了就晚了,眼下图个平安就好。如果你还年轻,如果你还有很多想法,最好不要想得太远,不要把未来的日子想得过于美好。
珍惜当下,诊惜家人,珍惜你手上的分分秒秒。
2023年到了。——不对,当我写下这段文字时,分明听得见嘀哒嘀哒的声音,新的一年正在飞快地成为过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