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话题其实网上炒作很多年,早已没有了新意,我不过突然有感,随意写写而已。
网上的好多文章已经总结的比较全面了,这里我只说说我自己感受到的一些。
我出生于西北,青藏高原,属于西北五省之一,如果划分比较细,不属于北方范畴,然而如果仅仅只划分为南方北方,那无疑我的家乡是属于北方的。
我在青藏高原出生,后来读书时来到华南地区,之后就是二十年在这边,所以还是充分感觉到了南北方的一些差异,当然严格说也有东部和西部的差异。跨度3000多公里,的确挺大。
记忆中的北方买菜
先说说买菜。买菜的意思比较广泛,自然包括买肉买其他。在老家买菜当然只是我小时候的记忆了,现在回家都是两三年才回家一次,所以买菜等等经历不多,就以小时候为例吧。
小时候买菜肯定要买多一点。冬天之前,家家户户需要储备大白菜,北方朋友可能知道,主要是用来腌酸菜。北方冬天寒冷,几乎没有新鲜蔬菜,那么家家户户就会提前腌酸菜,以作为冬天的蔬菜。所以储备大白菜的时候那真的是用麻袋来买的,个别家庭甚至一车一车来买的。我父母虽然没有用车,但的确是一麻袋一麻袋来买的,当然那时白菜价格应该也就是几分钱,个别时候一分钱。
除了这个冬季买白菜储备以外,平时买菜,自然不能拿的太深。诸如买芫荽(香菜)起码也是一把一把,买葱等等也是如此。买土豆等等,当时记得即使后来的九十年代也是一两毛钱一斤,那时也是一买买好多。很长一段时间,父母买菜都是至少买几天的菜。
买肉的话,一次至少买几斤。很多时候比如会买整个后腿等等。那时候如果你说买一元钱肉,估计摊主不会理你(即使那时肉价也就几元钱)。当然,我的记忆是市场已经放开时候的了,更早时候的凭票供应的,我只记得粮票等等,其他记忆比较模糊了。
南方买菜
2000年也就是二十年前来到广州。虽然那时还是学生,但我同学倒是不乏会煲汤煮粥的高手,跟随他们买过菜,后来毕业成家,自然也就经常随老婆买菜,感觉这边的买菜很有意思。
首先这边是服务到位。比如你买鸡,买活鸡,可以要求摊主帮你宰杀。很多拔毛等等工序直接由摊主代劳了。当然,有的朋友说现在北方也一样,是的,现在北方也有,但二十年前,北方的确没有。还有你买鱼的时候,可以要求买哪个部位比如鱼腩,摊主会当场割好称给你,可以要求帮忙刮鳞片等等,还可以要求帮忙斩成几段等等。
南方摊主卖菜时候,往往比较礼貌。
在服务人员想法里,你来买我的菜,是帮衬我,所以一般摊主会和气地对你说声“谢谢”。这声谢谢虽然不起眼,但听起来比较温暖。我一直习以为常 后来2012年我家伯伯姑姑等等亲戚来我这边过年,他们在菜市场买菜,那些摊主一声声的“谢谢”让他们很感慨,也连声说南方人真讲礼貌。
南方买菜量比较少,往往只买一顿饭的。比如买菜,买了鱼,一般会配姜葱,那么你可以只买一根葱,一块姜,一根香菜(当然这些有时候摊主也会搭配赠送)。所以南方摊主习惯了分量少的买卖,买肉,你可以说,我只买5元钱的。还可以叫帮忙切,或者买哪块部位。当然肉摊上,也会摆着切好的小块肉供挑选,你还可以要求对方再切。
摊主往往也是煲汤等等的饮食大家,如果你买一只鸡,对方会问你用来干嘛,怎么煮,于是会推荐你买什么味料,诸如煲汤有不同汤料,清补凉等等,都是不同搭配,再比如你买的乌鸡,对方会推荐你用海底椰,一般也都会有很好的搭配。我记得某次我买了一只鸡,想着买一个椰子用来煲汤,但是市场上走来走去看不到椰子,后来有个摊主看我拿只鸡走来走去,就问我是不是在找椰子,我连忙点头,他指了指自己摊位,原来我眼神不好没有看见,于是笑了笑,愉快地买了椰子。
一般菜市场摊主也有很多的煲汤炒菜经验,他们会告诉你各种搭配,买回去要怎么做等等,的确非常贴心。
网友评论